健康資訊

身體一處幹 可能是肝腎陰虛

養肝補腎一直是國人的主要話題, 現在已經是秋季, 更多的人關心如何養肺、潤肺。 殊不知, 秋季天氣乾燥, 人體也會因為空氣的乾燥而失水, 出現乾燥綜合症。 而秋季養生, 我們也需要注意肝腎是否陰虛, 不能為了潤肺而忽略了他們。 而秋季出現乾燥, 也有可能是肝腎陰虛造成。

今天, 我們就一同看一下到底身體何處幹, 是肝腎陰虛造成。 並且, 如何緩解?

一、秋季眼睛乾澀小心是肝腎問題

達·芬奇說眼睛是心靈的視窗, 而我們要說眼睛是健康的視窗, 你健康與否, 其實也可通過眼睛反應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中醫有望診的原因。

那麼眼睛和肝腎有腎關係了?

肝開竅於目

在《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記載“開竅于目, 藏精於肝”, 同時在《靈樞·脈度篇》中也指出“肝氣通於目, 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 ”

這些都說明肝臟的精氣通目, 肝臟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視力的強弱。

肝臟主疏泄, 具有調暢人體氣血的功能, 能生血、生津, 同時將精微物質源源不斷的輸送給眼睛, 但眼睛受到滋養, 自然能維持其視力功能。

肝受血而能視

肝主藏血, 具有藏血和調節血液的功能。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 但目為肝之竅。 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肝氣不足, 則病目不明”。 《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記載·“五臟化液, 肝為淚”, 同時《銀海精微》中也記載“淚乃肝之液”。 由此說明淚為肝液所化, 而肝又具有收制淚液的作用。

眼睛乾澀可能是肝不好的表現

在現代醫學中, 淚水具有清潔、滅菌和潤滑眼球的作用。 “肝受血而能視”, 肝陰虛, 肝陰不足, 肝火上旺, 肝陰受損, 津液不足, 眼睛自然就會乾澀的症狀。

腎藏精

中醫學上的“腎”比現代解剖學上的腎臟範圍更為廣泛, 與生殖功能、生長、消化和內分泌等都有一定關係。

腎主藏精,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 精足則目視敏銳。

在《靈樞·大惑論》中記載“精之窠為眼, 骨之精為瞳子, 筋之精為黑眼。 ”腎主藏精, 腎為水輪瞳仁屬水。

當腎陰盛、腎陽充足時,

眼睛自然有神。 反之, 自然會出現視力模糊, 眼前模糊, 黑花飛舞。

腎為水髒

腎主水, 調節著身體的水液平衡, 對體內的水液具有分佈和排泄的作用。 在《素問·逆調論》中記載“腎者水髒, 主津液。 ”主津液, 五臟六腑之津液皆上潤目珠, 津液在目化為淚, 為目外潤澤之水, 為眼內從養之液。

所以, 眼睛乾澀、眼袋、黑眼圈、眼部皺紋早生等都和腎陰虛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秋季天氣乾燥, 人體更容易缺水和上火, 利用食物補肝腎雖然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 但是現代人並不缺乏營養, 貼秋膘也要分人群。 所以, 在秋季利用食療肝腎要慎重, 稍有大意怎會造成肥胖, 危及健康。

二、肝腎陰虛調理方法

飲茶調理

秋季選擇喝茶調理身體, 首先, 可以達到我們補肝腎的目的。 其次, 可以補充體內水分, 避免上火。

可選擇的中藥茶:枸杞、玉竹、菊花等。

飲食調理

秋季調理肝腎陰虛一定要注意避開燥熱易上火的食物, 多選擇滋陰食物。 並且, 最好以煲湯的形式呈現, 這樣不僅僅可以補肝腎, 還可以潤肺,

調免疫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可選擇食物:山藥、芡實、芝麻、蓮藕等。

注意:維生素A有預防夜盲症和強化視力的作用, 所以, 多食用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 也是不錯選擇。

精神調理

在《黃帝內經》中記載“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等養神方法。 並且, 肝主情志, 動怒傷肝。 所以, 少與人爭吵, 心裡寧靜也是一種很好的調養身體的方法。

另外,秋季也是秋燥入侵的季節,可以改變生活環境和作息習慣來調理身體。增加空氣濕度、避免熬夜、泡腳、按摩眼部、減少面對電腦和手機的時間等都屬於一種保護眼睛的方法。

結語:眼睛乾澀是現代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情況,並且隨著科技的發達,越來越多人變成電腦手機一族。眼睛乾澀可能是肝腎陰虛,而長期的面對電子產品在傷眼的同時,也在傷害我們的身體。如果你也有上文中的症狀,一定要注意滋補肝腎。

另外,秋季也是秋燥入侵的季節,可以改變生活環境和作息習慣來調理身體。增加空氣濕度、避免熬夜、泡腳、按摩眼部、減少面對電腦和手機的時間等都屬於一種保護眼睛的方法。

結語:眼睛乾澀是現代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情況,並且隨著科技的發達,越來越多人變成電腦手機一族。眼睛乾澀可能是肝腎陰虛,而長期的面對電子產品在傷眼的同時,也在傷害我們的身體。如果你也有上文中的症狀,一定要注意滋補肝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