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絕經女性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 特別是絕經期女性的常見病, 由於骨質疏鬆、骨骼的強度下降,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 以至於在輕微的外傷時就發生骨折。 由於沒有明顯的早期症狀, 骨質疏鬆症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薛慶雲教授指出, “中老年女性往往會出現腰酸腿疼、駝背和身材變矮等現象, 如果不及時治療, 長此以往則會經常發生骨折, 骨質疏鬆骨折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

絕經期女性骨質疏鬆發病率之高令人擔憂

在我國, 受到骨質疏鬆症影響的人群非常廣泛, 尤其是50歲以上處於絕經期的女性,

大約每3人就會有1人因骨質疏鬆而骨折, 特別是髖部骨折。

“俗話說:‘人老矮三分’。 人到中年之後, 身高會漸漸地變矮;到了老年, 大部分人的身高要比年輕時縮短幾釐米, 有的甚至達十幾釐米。 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骨骼承重能力變弱, 椎骨被壓成楔狀或變扁, 脊椎的支撐能力下降而變彎, 於是身高就矮了, 還經常因為輕微的外傷引起椎體壓縮性骨折,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骨質疏鬆。 ”薛慶雲教授介紹, “其實, 這僅僅是骨質疏鬆症危害的一部分, 如果不留意, 還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特別是髖部骨折後,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長期臥床易併發感染、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性骨折往往會導致患者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有研究表明, 髖部和脊柱骨折人群的死亡率要高於年齡相同而沒有骨折的人群, 對於50歲以上的女性, 髖部骨折的死亡率與乳腺癌相同, 在一年內每10個發生髖部骨折的人中就有2人因骨折後的併發症而死亡。 ”

骨質疏鬆症僅靠補鈣遠遠不夠

隨著近幾年骨質疏鬆疾病知識的普及, 公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知曉率有明顯提升, 但是如何正確治療, 仍存在不少認知誤區。 許多人認為平時大吃含鈣飲食或者吃鈣片就能預防甚至治療骨質疏鬆症, 或者將骨質疏鬆症和正常的衰老變化混為一談, 認為骨質疏鬆症無需治療, 這些認知都是非常錯誤的。

“僅僅通過生活方式途徑比如補鈣, 還不足以用來預防骨丟失或減少骨折危險。

一旦患了骨質疏鬆, 由於老年人吸收鈣而形成新骨的能力差, 單純補鈣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盲目地長期補鈣還可能產生腎結石等副作用。 ” 薛慶雲教授指出, “所以, 對於已有骨質疏鬆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 或已有骨量減少並伴有骨質疏鬆危險因素者, 僅靠補鈣是遠遠不夠的, 在補鈣的同時, 還一定要想辦法讓鈣補到骨頭裡去。 ”

如何從源頭上對抗骨質疏鬆?

薛慶雲教授介紹, 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 首先要堅持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在選用藥物時, 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是基礎, 它們是形成新骨的原料。 但是, 只是把鈣吸收進血液是不夠的, 還需要確保把鈣轉運到骨質疏鬆的骨骼中去,

現在有許多藥物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例如, 加用雙磷酸鹽等藥物, 來抑制骨骼的破壞和吸收, 這樣才能從根源上對抗骨質疏鬆症。

“雙磷酸鹽類藥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目前臨床上已經確認只要科學地選擇藥物, 並且堅持治療一段時間, 就可以改善骨品質、降低骨折風險。 ” 薛慶雲教授強調。 “值得注意的是, 由於骨質疏鬆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患者要能夠堅持規律地用藥。 在骨科門診時我們發現, 很多確診患者不按時、規律地服藥, 因而治療效果不好, 骨折風險仍在增加, 這樣不但延長了治療時間, 增加了醫療花費, 還使得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有時為了方便, 採取靜脈滴注給藥方式來治療骨質疏鬆,

一年只需給藥一次, 即可理想地降低骨折的風險, 同時避免了口服藥物對胃腸道可能產生的刺激。

與常規口服藥物相比, 採用靜脈注射雙磷酸鹽的方法, 藥物能夠100%進入體內, 其中大部分直接與骨結合。 資料顯示, 這種給藥方式可使骨松症患者脊椎骨和骨盆發生骨折風險分別降低約70%和40%, 可有效增加患有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婦女的骨量, 降低骨質疏鬆骨折風險, 避免了老人每天服藥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