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身體別隨性而為
人們都知道體育鍛煉對健康的重要性, 一方面, 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調節和興奮大腦神經中樞, 增強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 運動還可以增加飲食, 提高睡眠品質。 但在鍛煉身體的時候, 要把握好鍛煉前、鍛煉中和鍛煉後這三個環節, 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最佳效果。

■鍛煉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人們鍛煉應該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方式。 鍛煉是為了強身健體, 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不能為了鍛煉而鍛煉。 患有慢性病的人最好向醫生諮詢一下, 根據醫生的建議,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在開始鍛煉前還要選擇好地點和時間。 適宜鍛煉的地點要環境幽靜、陽光柔和、空氣清新、地勢平坦, 既不偏僻也不繁華。 尤其老人應該選擇周圍有人的地方鍛煉, 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好有人照應。 同時, 還要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季節、天氣等因素,

在時間安排上, 有晨練和暮練。 科學研究證實, 還是暮練比較科學。 因為晨練存有諸多弊端, 如早晨人體的組織和器官機能運轉較遲, 對外界的反應敏感性也差, 特別是那些年老體弱者,
■鍛煉中精神要放鬆身體不適別硬撐
在鍛煉的時候, 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情, 意念放鬆, 先做好伸展運動。 自上而下, 從頭部, 經頸部、兩肩、兩胯、兩腿到兩足一一放鬆。 然後活動四肢, 伸伸腰腿, 使肌肉和韌帶都逐漸放鬆。 在運動的過程中, 一定要循序漸進, 運動量由小到大, 動作由慢到快, 運動時間由短到長。
運動快要結束了, 要做好整理運動, 不要驟然停止。 如閉目靜默、調整呼吸, 以及做一些輕微的、小運動量的動作, 甩手擺腿, 身體前屈後仰, 輕輕轉腰等。

在鍛煉的時候, 感覺身體不適要立即停止。 鍛煉是該持之以恆, 但前提是身體狀況要好, 如果帶病堅持鍛煉反而適得其反。 有的人在鍛煉時感到不舒服, 如頭暈、心慌、憋氣、胸悶、腹痛等,
■鍛煉後要合理飲食鍛煉內容隨時調整
運動過後要注意補充營養, 補充在鍛煉中所失的水分和所消耗的能量。 在膳食中增加含蛋白質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是健康生活的兩根杠杆, 保持平衡才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鍛煉結束後, 一定要根據身體反應隨時調整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經過鍛煉, 睡眠和飲食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 這樣的運動量身體是否吃得消, 可以自己測量一下運動後的心率、血壓, 定時稱體重, 判斷自己的運動量是大了還是小了, 適當增加或減少運動時間, 確保最佳運動效果。
在鍛煉身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