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鋅過量的危害有哪些?

鋅是我們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 含量是比較小的, 但是對於我們人體的功效確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平時的攝取量應該有個尺度, 不可盲目攝取, 否則對我們身體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 下面就為大家講講具體的情況, 一起來看看吧!

人體正常含鋅量為2-3克。 絕大部分組織中都有極微量的鋅分佈, 其中肝臟、肌肉和骨骼中含量較高。 鋅是體內數十種酶的主要成分。 鋅還與大腦發育和智力有關。 美國一個大學發現, 聰明、學習好的青少年, 體內含鋅量均比愚鈍者高。 鋅還有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和活動能力的作用,

對維持上皮和粘膜組織正常、防禦細菌、病毒侵入、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痤瘡等皮膚病變, 及校正味覺失靈等均有妙用。

鋅缺乏時全身各系統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尤其對青春期性腺成熟的影響更為直接

鋅缺乏症

我國人民的膳食結構是以穀類食物主, 在穀類食物中鋅的生物利用率很低, 僅為20-40%, 如果兒童多吃精製食品, 其中鋅的含量丟失過多, 更易導致鋅缺乏症。

(一)病因:

1. 鋅攝入量不足, 母乳初乳中含鋅量比成熟乳高, 嬰兒生後未哺母初乳或母乳不足, 又未及時添加富鋅輔食可致鋅攝入不足。

2. 鋅吸收不良, 如慢性消化道疾病可影響鋅的吸收利用。

3. 鋅需要量增加, 生長發育迅速的小兒易出現鋅缺乏。

4. 鋅丟失過多,

如腎病綜合征; 溶血性貧血應用利尿劑, 類固醇, 膠膜透析等。 鐵, 鈣攝入過多則鋅的丟失增加。

(二)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 主要症狀有味覺減退, 食欲不振, 復發性口腔潰瘍, 異食癖。 生長發育落後, 性發育遲緩, 精神不振, 皮膚出現濕診, 水泡或潰瘍, 在皮膚和粘膜的交界處及肢端常發生經久不愈的皮炎, 脫髮, 易併發感染性疾病, 傷口癒合緩慢等。 孕母鋅缺乏可引起胎兒發育不良。 此外, 因影響維生素A的運轉還可伴發夜盲症。

(三)診斷:

根據膳食調查, 臨床表現, 血清鋅度的測定以及補鋅後的進行綜合判斷。

(四)預防:

堅持平衡膳食是預防缺鋅的主要措施, 一般說來母乳, 尤其初乳中含鋅最豐富, 故提倡母乳餵養對預防缺鋅具有重要的意義。

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鋅豐富, 而且利用率較高, 堅果類含鋅也不低。

(五) 治療:

1. 去除引起缺鋅的原因。

2. 調整飲食:積極補充各種富含鋅的動物食物如肝, 瘦肉, 蛋黃和魚類。

3. 補充鋅劑。

4. 服鋅同時應增加蛋白質攝入及治療缺鐵性貧血, 可使鋅缺乏改善更快。

正常人的平衡飲食, 每日可供人體約10-20毫克鋅, 但只有2-3毫克可被利用。 影響鋅吸收的主要物質是植物酸, 它在腸道內能和鋅形成不溶性的鹽。 大量的食物纖維素對鋅的利用也有影響。

通過上面的分享, 大家是不是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要保證鋅的攝取合理, 就要從平時的飲食開始, 缺鋅的人群可以食用一些魚、肉、貝類等食物進行補充, 但是切忌過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