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散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 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生藥材混合製成的, 栝樓散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栝樓散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 栝樓1枚(幹者)柴胡15克(去苗)甘草15克(炙微赤, 銼)款冬花15克 蘆根15克(銼)貝母15克(煨令微黃)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肺黃。 眼目色白, 頭面微腫, 鼻衄不止, 多涕增寒, 偏身赤疹, 壯熱上氣, 腹脹胸滿。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 以水350毫升, 入生薑4克, 煎至175毫升, 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
【別名】 神效瓜蔞散(《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三)。
【處方】 栝樓1個(去皮, 焙, 研為末,
【功能主治】 開鬱散結, 活血消腫。 治婦人乳疽、奶勞。
【用法用量】 上藥用無灰酒600毫升, 同於銀石器中慢火熬取200毫升, 分三次, 空腹時服。
【備註】 原書雲:“如有奶勞, 便服此藥, 可絕病根。 如毒已成, 能化膿為黃水;毒未成, 即於大小便中通泄。 疾甚再令服, 以退為妙。 婦人乳疽方雖多, 獨此一方, 神效無比。 ”可見此方對乳疽、奶勞有較好的療效。
【摘錄】 《集驗背疽方》
【別名】 瓜蔞散(《證治準繩·瘍醫》)。
【處方】 栝樓1個(去皮)生薑15克 甘草15克金銀花9克 牛蒡子(微炒)9克
【制法】 上藥不犯鋼鐵器, 捶碎。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 治便癰等惡瘡。
【用法用量】 用酒適量, 煎數沸, 空腹時溫服。
【摘錄】 《瑞竹堂經驗方》卷五
【別名】 瓜萎散
【處方】 栝樓1個(去皮), 生差半兩, 甘草半兩, 金銀花3錢, 牛蒡子3錢(微炒)。
【功能主治】 便癰等惡瘡。
【用法用量】 瓜萎散(《準繩·瘍醫》卷四)。
【摘錄】 《瑞竹堂方》卷五
【處方】 栝樓1枚(出卻一半瓤), 白礬1兩, 白石英1兩。
【制法】 上2味入栝樓中, 以濕紙裹燒, 候赤為度, 待冷, 搗細研為散。
【功能主治】 休息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食前以粥飲調下。
【摘錄】 《聖惠》卷五十九
【處方】 小團栝樓(籬上長藤蔓, 結實如彈子大, 色紅, 皮上無毛, 9-10月間采, 曬乾)、槐花(炒)、赤芍藥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赤眼, 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臨臥溫酒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七十三引《衛生家寶方》
【處方】 栝樓實1枚, 青鹽1兩(細研), 杏仁(去皮尖)3-7粒。
【制法】 上取栝樓, 開頂作蓋子,
【功能主治】 須黃白。
【用法用量】 早夜揩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
【處方】 大栝樓1枚(開口), 豬牙皂莢半兩, 白礬半兩, 鯉魚皮1分, 鱉甲(去裙襴)1分, 刺蝟針1分。
【制法】 上除栝樓外同為粗末, 入在栝樓內, 用鹽泥固濟, 候幹, 用炭5斤, 煆令通赤, 放冷取出, 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痔瘺疼痛, 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 研胡桃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三
【處方】 栝樓實2兩, 敗醬半兩, 細辛(去苗葉)半兩, 乾薑(炮)半兩, 厚樸(去粗皮, 生薑汁炙)半兩, 桔梗(炒)半兩, 人參半兩, 防風(去叉)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產後乳癰, 膿潰未潰, 熱痛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六
【處方】 栝樓(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小兒風熱赤遊腫。
【用法用量】 以釅醋和塗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處方】 栝樓根半兩, 麥門冬半兩, 甘草(炙)半兩, 柴胡半兩, 葛根半兩, 枇杷葉1分(拭去毛, 炙黃)。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傷寒, 煩躁, 熱, 大便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水1盞, 煎7分, 溫服。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五引丁時發方
【處方】 栝樓、貝母、荊芥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欲出痘疹。
【用法用量】 用紫草同煎, 連3服。
【摘錄】 《普濟方》卷四○一
【處方】 栝樓1枚, 桂心1兩(去粗皮)。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心痹不得臥, 心痛徹背。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溫酒橘皮調下;湯亦可, 空心、臥時各2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八七
【處方】 栝樓1枚, 鹽豉1合(入栝樓中, 和瓤並燒灰, 研末), 灶下黃土1分, 膩粉1分。
【制法】 上為末, 入麝香一字拌勻。
【功能主治】 小兒頭瘡。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 油調塗之, 濕者幹摻。
【摘錄】 《衛生總微》卷十八
【別名】 香墨散
【處方】 栝樓根3兩, 墨1兩, 鉛丹半兩。
【制法】 上為細散, 和勻。
【功能主治】 膈消。
【用法用量】 香墨散(原書卷五十八)。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處方】 栝樓1兩(並皮細銼), 白礬1兩(研碎), 消石1兩, 硫黃1兩(研碎), (以上栝樓、白礬2味, 於銚子內炒令黑色, 然後入消石、硫黃, 又同炒, 令相入為度), 禹餘糧5兩(燒, 醋淬7遍), 狗脊半分(去毛, 末), 麝香1錢(細研)。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婦人赤白帶下, 久不愈, 羸困。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食前以溫酒下。
【摘錄】 《聖惠》卷七十三
【處方】 栝樓根2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發熱, 煩躁, 言語譫妄, 目赤口幹, 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生薑蜜水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處方】 栝樓1枚(幹者), 柴胡半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款冬花半兩, 蘆根半兩(銼), 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黃。
【用法用量】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五
【處方】 栝樓瓤1兩, 神曲末半兩(微炒)。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酒癖。 痰吐不止, 兩脅脹痛, 氣喘上奔, 不下食飲。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以蔥白酒調下。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九, 名見《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處方】 栝樓1兩半, 柴胡(去苗)1兩半, 知母1兩半, 黃芩1兩半, 甘草(炙微赤, 銼)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陽毒傷寒5-6日以上,但胸中煩熱,幹嘔。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瓜蔞散”。
【摘錄】 《聖惠》卷十一
【處方】 栝樓2個,明礬1塊(如棗子大)。
【制法】 將明礬入栝樓內,燒煆存性,為末。
【功能主治】 喘證。
【用法用量】 將蘿蔔爛煮,蘸藥末服之,汁過口。藥盡病除。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三
【處方】 栝樓根4兩,葶藶子4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匿蟲)蟲及蟯蟲侵蝕下部。
【用法用量】 艾汁浸,綿裹,納下部,日三易。
【摘錄】 《醫心方》卷七引《令李方》
【處方】 栝樓8分,茯苓8分,玄參4分,枳實6分(炙),苦參3分,甘草3分(炙),橘皮3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除風濕,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膚瘡,調中。主腎虛熱渴,小便多。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空腹以漿水下,1日2次。
【注意】 忌海藻、大酢、菘菜。
【摘錄】 《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處方】 栝樓1兩半,枸杞根1兩半,赤石脂1兩半,茯苓1兩半,天門冬2兩半(去心),牛膝3兩,幹地黃3兩,桂心1兩,菊花1兩,麥門冬(去心)1兩,菖蒲1兩,雲母粉1兩,澤瀉1兩,卷柏1兩,山茱萸1兩,遠志(去心)1兩,五加皮1兩,杜仲(炙)1兩,瞿麥1兩,續斷1兩,石斛1兩,黃連1兩,柏仁1兩,石韋(去毛)1兩,忍冬1兩,菟絲5分,車前子5分,蛇床子5分,巴戟天5分,鐘乳(研)5分,薯蕷5分,甘草(炙)5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4次。亦可為丸,每服10丸,日3次。
【摘錄】 《千金翼》卷十九
【處方】 栝樓根8分,麥門冬8分,鉛丹8分,茯神(一作茯苓)6分,甘草6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栝樓根散”。
【注意】 忌海藻、菘菜。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台》卷十一
【處方】 石韋2分,通草1分,栝樓2分,葵子4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淋病。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先食以麥粥送下,日3次。
【摘錄】 《醫心方》卷十二引《范汪方》
【處方】 栝樓根1兩,漏蘆1兩,枳殼2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桑根白皮3分(銼),黃芩3分,木通1兩(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乳無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一
【處方】 栝樓3分,蘆根(銼)3分,柴胡(去苗)3分,黃芩3分,川大黃(銼,微炒)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川芒消半兩,石膏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胃中熱,煩悶,不欲乳食,身體黃,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拼音名】 gualousan
【處方】 栝樓實(大好者)1個,烏梅肉10個。
【制法】 上2味,先將栝樓切下蓋,少取瓤,以烏梅肉實其中,卻蓋定,用黃泥固濟,候泥幹,以火煆存性,取出,去泥細研為散。
【功能主治】 腸痔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看了上面文章關於栝樓散的介紹,我突然發現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生之道,科學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陽毒傷寒5-6日以上,但胸中煩熱,幹嘔。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瓜蔞散”。
【摘錄】 《聖惠》卷十一
【處方】 栝樓2個,明礬1塊(如棗子大)。
【制法】 將明礬入栝樓內,燒煆存性,為末。
【功能主治】 喘證。
【用法用量】 將蘿蔔爛煮,蘸藥末服之,汁過口。藥盡病除。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三
【處方】 栝樓根4兩,葶藶子4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匿蟲)蟲及蟯蟲侵蝕下部。
【用法用量】 艾汁浸,綿裹,納下部,日三易。
【摘錄】 《醫心方》卷七引《令李方》
【處方】 栝樓8分,茯苓8分,玄參4分,枳實6分(炙),苦參3分,甘草3分(炙),橘皮3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除風濕,理石毒,止小便,去皮膚瘡,調中。主腎虛熱渴,小便多。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空腹以漿水下,1日2次。
【注意】 忌海藻、大酢、菘菜。
【摘錄】 《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處方】 栝樓1兩半,枸杞根1兩半,赤石脂1兩半,茯苓1兩半,天門冬2兩半(去心),牛膝3兩,幹地黃3兩,桂心1兩,菊花1兩,麥門冬(去心)1兩,菖蒲1兩,雲母粉1兩,澤瀉1兩,卷柏1兩,山茱萸1兩,遠志(去心)1兩,五加皮1兩,杜仲(炙)1兩,瞿麥1兩,續斷1兩,石斛1兩,黃連1兩,柏仁1兩,石韋(去毛)1兩,忍冬1兩,菟絲5分,車前子5分,蛇床子5分,巴戟天5分,鐘乳(研)5分,薯蕷5分,甘草(炙)5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4次。亦可為丸,每服10丸,日3次。
【摘錄】 《千金翼》卷十九
【處方】 栝樓根8分,麥門冬8分,鉛丹8分,茯神(一作茯苓)6分,甘草6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栝樓根散”。
【注意】 忌海藻、菘菜。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外台》卷十一
【處方】 石韋2分,通草1分,栝樓2分,葵子4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淋病。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先食以麥粥送下,日3次。
【摘錄】 《醫心方》卷十二引《范汪方》
【處方】 栝樓根1兩,漏蘆1兩,枳殼2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桑根白皮3分(銼),黃芩3分,木通1兩(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乳無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一
【處方】 栝樓3分,蘆根(銼)3分,柴胡(去苗)3分,黃芩3分,川大黃(銼,微炒)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川芒消半兩,石膏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胃中熱,煩悶,不欲乳食,身體黃,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拼音名】 gualousan
【處方】 栝樓實(大好者)1個,烏梅肉10個。
【制法】 上2味,先將栝樓切下蓋,少取瓤,以烏梅肉實其中,卻蓋定,用黃泥固濟,候泥幹,以火煆存性,取出,去泥細研為散。
【功能主治】 腸痔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看了上面文章關於栝樓散的介紹,我突然發現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生之道,科學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