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文人的养生之道大家了解吗?

。 有网友问到, 68岁的钟院士为什么看上年轻, 有何养生之道时, 钟南山作出回答。 第一, 喜欢运动, 人体除了水分以外, 肌肉占了80%, 假如肌肉不运动的话, 怎么能够改善新陈代谢呢? 第二, 万事不要埋在心中, 而要表达出来, 不管是喜怒哀乐, 因为一个人压抑是最摧残身体的, 不要是喜怒哀乐, 只要把感情表达出来, 就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第三, 不要吃得太饱, 一般吃70%80%就够了, 如果酒足饭饱, 对人的消化系统和代谢摧残是很大的。 此外, 还强调做人要三乐, 分别是知足长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王蒙 是著名的作家。

如今70岁多了, 还喜欢看动画片。 可见, 身为中国严肃文学代表作家的王蒙, 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观众和通俗文化接受者, 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不熟悉“头脑比电脑快”的王蒙的人, 或许会以为王蒙是个工作狂。 其实不然, 他很注重自我保健。 王蒙认为从事写作的人, 应该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 该玩就玩玩, 该放就放放, 该赶就赶赶, 该等就等等, 永远不气急败坏, 永远不声嘶力竭。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 安详属于强者, 骄躁流露幼稚;安详属于智者, 气急败坏显得可笑;安详属于信心, 大吵大闹暴露了其实没有多少底气。 ”王蒙如是说。 王蒙寻求轻松的方式很多。 有时写累了, 他就去听听音乐。
无论是西洋古典交响音乐, 还是民族民间音乐、现代通俗歌曲, 他都喜欢。 他把听音乐称为“灵魂的洗澡”。 王蒙也像常人一样自求多福长寿, 先前他烟抽得很多, 1978年与烟彻底决裂, 至今未再染指。

启功 是著名的画家、作家、教育家。 启功一生经历坎坷, 最主要的是他有一颗豁达的心境。 当年被批判“右派”时, 受尽了不少苦, 他说:“这场浩劫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是人们在历史上写下的一幕幕悲剧的延续!”他没有指责, 而是默默地容忍了一切。 他没有把苦挂在嘴上, 没有写到书里, 更不拿来显现在身上, 因为他确实不愿意让它们流入这个世界, 再次增加烦恼。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 启功已经开辟了一条对古代字体和诗文声律进行独创研究的蹊径,

他已融会了古典文学、经学、史学、哲学、宗教学以及书法史、绘画史、礼仪民俗、古代典章制度等诸多学科。 被他称为业余嗜好的书法, 由于史无前例的“运动”而练得“登峰造极”, 所获得的声誉远远超过了他的本职工作。 这一切, 启功依然平静面对, 苦尽甘来他轻声吟唱:“荣枯弹指何关竟。 ”无论逆顺伴随, 好丑面前, 他都能心平气和, 不生烦恼。 启功先生能够把一个人的自我成败从小悲中解脱出来, 转成一种养生之道, 也许这就是他为何九十多岁高龄而精神健旺的原因。

洪昭光 曾任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卫生部心血管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近年来致力于大众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 是国内享有盛名的医学工作者。

如今60多岁的洪教授。 血压不高, 心脏功能良好, 身体非常健康。 他善于健身运动, 他认为骑自行车是有氧健身的极佳方式, 游泳也是, 可以锻炼身体每个肌肉群, 并提高心肺的工作效率。 但游泳要花钱, 骑自行车又存在安全问题。 对于想减少体重的人来说, 跑步是最有效的运动方法之一, 但对老年人来说, 跑步对心脏的负担远远大于步行, 对脚腕、膝盖、腰椎的冲力比步行大三四倍, 因此跑步比步行更易发生伤害事故。 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氧运动, 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消除精神压力, 使人不容易产生疲劳。

钟南山 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曾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有网友问到, 68岁的钟院士为什么看上年轻,

有何养生之道时, 钟南山作出回答。 第一, 喜欢运动, 人体除了水分以外, 肌肉占了80%, 假如肌肉不运动的话, 怎么能够改善新陈代谢呢? 第二, 万事不要埋在心中, 而要表达出来, 不管是喜怒哀乐, 因为一个人压抑是最摧残身体的, 不要是喜怒哀乐, 只要把感情表达出来, 就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第三, 不要吃得太饱, 一般吃70%—80%就够了, 如果酒足饭饱, 对人的消化系统和代谢摧残是很大的。 此外, 还强调“做人要三乐”, 分别是知足长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