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日報評安倍長期執政:選民“沒有更好的選擇”

日本《朝日新聞》5月29日發表該報編輯委員堀江浩題為《安倍執政時長升至戰後第三》的文章稱, 現在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是"擔心政權更迭的被動支持"。 選民認為, 如果安倍不行了, 那可能就要誕生在野黨內閣。 現在支持安倍內閣的人當中有半數認為"安倍似乎比別人強一些"。

文章稱, 截至28日, 安倍首相的在任天數(包含第一次擔任首相時期)已經達到1981天, 實現了長期執政(戰後擔任日本首相天數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佐藤榮作和吉田茂, 分別為2798日和2616日)。 根據《朝日新聞》的調查, 目前其支持率仍維持在50%上下。

那麼這個幾乎可以稱作"安倍獨大"的政權獲得如此穩定支持率的秘訣是什麼呢?

支持率堅挺源自基礎擴大

《朝日新聞》24日和25日進行的緊急輿論調查顯示, 安倍內閣的支援率為47%, 幾乎可以說是"巋然不動"。 經過了好幾位閣僚"失言"、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等問題的強烈衝擊, 支持率竟然沒有出現大變化。

安倍支持率堅挺的背景源於其支持層的擴大。

文章稱, 從安倍第二次組閣之後的不同年齡層支持率來看, 20到30歲的年齡層對安倍首相的支持率最高。 在40歲以下年齡層中, 支持率和年齡成反比, 也就是越年輕的人越支持安倍。 安倍第一次擔任首相時, 20到30歲年齡層對他的支持率最低, 這與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 連安倍首相自己都表示:"現在,

年輕人也開始支持我了。 "

從職業分佈來看, 與第一次擔任首相期間相比, "事務性工作者和技術人員"對安倍的支持率上升了15個百分點, "製造業和服務業"上升了12個百分點, 這說明安倍成功吸引了勞動者階層。

文章稱, 實際上, 歷代自民黨政權都不太受年輕人和勞動者階層支持。 那麼這兩個階層的國民為什麼會選擇支持安倍政權呢?

埼玉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教授松本正生指出:"一種對現狀的認可心態促進了支持率上漲。 "近年來日本的失業率有所下降, 生活的穩定感讓上述兩個階層開始支持安倍。

除了安倍別無選擇

安倍二度上臺之初就提出了"安倍經濟學", 擺出重視經濟的姿態, 獲得了廣泛支持。

之後, 因為安保法案等問題失去了一部分支持率。 但總體來說, 支持率的波動並不像其他內閣一樣劇烈。

文章稱, 由此可以看出經歷過兩次政權更迭之後選民的心理變化。 東京大學尖端科技研究中心教授牧原出認為, 現在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是"擔心政權更迭的被動支持"。 選民認為, 如果安倍不行了, 那可能就要誕生在野黨內閣。 也就是說, 不到萬不得已, 選民們很難否定當前的政治格局。 用通俗一點的話說就是"即便付出一些代價, 只要公司不倒閉就行"。

再深入剖析一下就能夠得出結論, 現在支持安倍內閣的人當中有半數認為"安倍似乎比別人強一些"。

同樣追問支持原因的共同社的輿論調查也顯示, 雖然安倍政權啟動之初,

大多數人都是期待安倍能夠在政策領域有所建樹, 但到了2015年, "沒有其他合適人選"卻成了安倍支持者當中被提到次數最多的理由。

從政黨支持率上看, 自民党根本不存在任何競爭者。 自民黨的支持率在40%左右, 而民進黨的支持率連10%都不到。 加上共產、自由和社民三個在野黨, 四個在野黨的支持率相加也只有10%, 根本無法對執政黨形成威脅。

文章稱, 在安倍第二次擔任首相之前, 日本六年裡換了六位首相。 政局動盪讓國民對穩定政權的渴望空前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