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長期服用番瀉葉不可取

番瀉葉系熱帶豆科植物番瀉的葉片, 性味苦寒, 少量服用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加大劑量則可瀉熱導滯, 治療熱結便秘、積滯腹脹等。

據現代藥理分析, 番瀉葉含有蒽醌類衍生物, 主要成分為番瀉甙、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等, 因此有類似大黃的瀉下作用, 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刺激腸黏膜神經感覺器, 反射性地引起大腸平滑肌收縮, 使腸蠕動加快, 產生瀉下作用。

番瀉葉服用量為每劑5~10克, 不必煎煮, 用沸水沖泡一二十分鐘, 一飲而盡, 但過量服用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

番瀉葉能夠反射性地引起盆腔充血, 還可以通過乳汁影響嬰兒, 而導致腹瀉, 因此婦女在月經期、孕期和哺乳期, 都應當禁用。 患有痔瘡者亦不宜服用。 番瀉葉系瀉 實熱的苦寒藥, 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以往認為, 番瀉葉副作用少, 可以作為刺激性瀉藥經常服用, 近年來, 經研究發現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如果長期服用, 可以 使機體產生腸道功能紊亂、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 因此番瀉葉只能短期用於便秘和檢查前的準備, 不可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