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陰虛火熱的症狀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人的身體病的原因就是內裡結構出現病邪入體, 而身體內部講究一個陰陽平衡, 而陰虛火熱就是一個打破平衡的契機。 一個人如果身體虛火旺盛, 身體的狀況還是很明顯的, 上火、食欲不振、發熱出虛汗、身體逐漸消瘦都是陰虛火熱的症狀。 要治療的話其實沒有很快的治療方法, 只能慢慢的調養, 比如每天泡腳、貼祛濕的足貼等等。

體消瘦

陰虛者胃火旺, 能吃能喝, 但代謝快, 怎麼吃也不胖, 形體精悍, 肌肉鬆弛。

煩失眠

陰虛者內火攻心, 常感覺胸口煩悶, 情緒不穩定, 注意力不集中, 晚上容易驚棒失眠。

膚無華

陰虛者皮膚缺少滋潤, 乾燥無華, 面色不佳, 還容易上火, 常生口瘡, 舌頭發紅, 常便秘。

暈易累

體內津液少則養分疏鬆不暢, 且皆為旺火消耗, 從而導致體力衰弱、頭暈易累等症。

腳發熱

陰虛者體內火旺, 導致“五心煩熱”體溫正常,

但手心、腳心發熱, 冬天也是如此。

其它症狀

午後潮熱, 或夜間發熱, 發熱不欲近衣, 手足心發熱, 或骨蒸潮熱, 心煩, 少寐, 多夢, 顴紅、盜汗、口乾咽燥, 大便幹結, 尿少色黃, 舌質幹紅或有裂紋, 無苔或少苔, 脈細數。 或伴有口腔潰瘍反復發作, 疼痛, 伴頭昏, 腰酸乏力等。

病因病機

陰分的主要功能, 除了滋養、濡養各臟腑組織外, 還負責制約陽氣, 以免陽氣外露。 陽氣是以熱、動、升為特點, 陰分則以寒、靜、降相對應。 若陰分虧虛, 無力制約陽氣, 人體會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 所謂“陰虛則生內熱”。 《內經》:“年過四十, 陰氣自半。 ”隨著年紀增長, 或熱病之後, 或房事不節等, 均易耗損真陰。

陰虛火旺屬虛火, 多由精虧血少, 陰液大傷, 陰虛陽亢, 則虛熱虛火內生。 一般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虛熱徵象。 而陰虛火旺, 其臨床火熱徵象往往較集中於機體的某一部位。 如陰虛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幹唇燥、骨蒸潮熱、顴紅, 大便幹結, 小便短赤等, 均為虛火上炎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