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後搶救過來後遺症
心梗是突發性很強的疾病, 在發病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有效醫治, 很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然而, 即便是經過搶救使得病情穩定, 由此產生的後遺症危害會被心梗本身的危害更為嚴重, 這些後遺症就成為了重點需要關注的地方。 那麼, 心梗後搶救過來後遺症有哪些?
1.嚴重心律失常。 由於心肌大面積壞死或伴有不同程度心肌缺血和繼發的炎症反應, 可能導致心源性休克和心律失常(特別是室性心律失常)。 多發生在發病早期, 也可在發病1~2周內發生, 以室性早搏多見, 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 導致心臟驟停、猝死。
2.嚴重的機械併發症。 包括心室游離壁破裂、室間隔穿孔、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室壁瘤形成等。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是急性心梗後常見的併發症, 發生率可達13%~50%。 二尖瓣如同一個左房和左室之間的“單向活門”, 保證血液迴圈由左心房一定向左心室方向流動和通過一定的血流量。
心室壁瘤約占梗死病例10%~38%。 室壁瘤常見於左心室, 可發生在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纖維化的癒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組織在心室內壓力作用下, 局 限性地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 室壁瘤形成後又可繼發附壁血栓、心律不齊及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疾病, 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 室壁瘤嚴重影響心臟功能, 不積極 治療, 患者最終會因心力衰竭等原因死亡。
3%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發生心室游離壁破裂, 這是心臟破裂最常見的一種, 心肌梗死後導致心室的“牆體”受損, 出現薄弱區。 心室游離壁破裂也可為亞急性, 即心肌梗死區不完全或逐漸劈裂, 形成包裹性心包積液或假性室壁瘤, 患者能存活數月。
約有0.5%~2%的心梗患者會出現室間隔穿孔, 室間隔就像是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間的一堵牆, 心梗後容易出現纖維薄弱, 被血流沖出一個破洞。
3.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包炎。
其實,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可救治性的, 關鍵是患者從起病到救治的時間越短越好, 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如果能在起病後1小時給予急診介入治療, 每治療1000 例患者, 比傳統治療減少50例患者死亡;如果距離起病2~6小時治療, 這一死亡數則減至30例;6~12小時治療, 這一死亡數減少至20例。 而12小時後治療的效果已與傳統治療差別不大。 因此,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 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就是心肌。 因此, 大家平時多瞭解點心梗的常識, 能減少很多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