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輕度高血壓易致命 飲食+運動降血壓

健康提醒:輕度高血壓, 讓你減壽16年。 輕度高血壓可增加腦中風、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不可輕視。

由於“輕度高血壓”一詞使人產生了一種安全錯覺, 因而常導致令人吃驚的嚴重後果。 英國一項統計資料表明:血壓超過150/100毫米汞柱的35歲男性高血壓患者, 預期壽命將縮短16年。 據報導, 我國每年輕度高血壓的發病人數達3000多萬人, 因此, 輕度高血壓不可輕視。

何為輕度高血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學會制定的標準, 所謂高血壓是指18歲以上成年人, 無論中青年人還是老人家, 也不分男女, 只要動脈收縮壓等於或超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等於或超過90毫米汞柱,

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所謂輕度高血壓, 一般指收縮壓在140~159毫米汞柱, 舒張壓在90~99毫米汞柱。 必須指出, 相當數量的輕度高血壓患者可以沒有什麼自覺症狀, 往往自我感覺良好, 可以照常工作、學習、生活, 偶爾有些頭昏腦漲也往往歸咎於工作忙, 或晚上睡不好, 休息一下就沒事, 常常不會引起患者的注意和重視。

研究表明, 輕度高血壓不僅可增加腦中風、心臟病發作和腎功能衰竭的危險, 而且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

輕度高血壓怎樣治療

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協會提出的治療原則, 對舒張壓小於95~100毫米汞柱者, 可先採用非藥物療法治療3~6個月。

1.適當限鹽(食鹽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

2.低脂飲食(節制蛋黃、魚子、肥肉、動物內臟等的攝入);

3.嚴格戒煙, 不酗酒;

4.健身鬆弛療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

經非藥物治療療效不明顯者, 可選降壓藥物治療。 也就是說輕度高血壓患者可以先不用吃藥, 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治療。

注意食物中的隱性食鹽

吃鹽太多會引起血壓升高, 醫學界早已達成共識。 而控制鹽的攝入不僅可預防高血壓, 而且有些輕微高血壓患者的不適症狀也有可能消失, 甚至徹底治癒。

在日常飲食中, 除了直接食用了鹽之外, 很多食物中也是含鹽的。 比如醬油、醋、味精、麵包、餅乾、油條、油餅中很多都是含鹽的, 這是因為在做各種麵食的時候需要加入小蘇打,

而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 其中的“鈉”與食鹽中的“鈉”一樣, 也會引起高血壓。

同樣, 味精含谷氨酸鈉, 也會增加人體“鈉”的含量, 從而導致高血壓。 甚至許多蔬菜也含鹽, 如空心菜、豆芽、紫菜, 有些人將這些鹽稱為“隱性食鹽”。 同時, 一些零食中的食鹽也容易被人們忽視, 如薯片、火腿腸、瓜子、話梅等。 因此, 在生活中應該警惕這些“隱性食鹽”的過多攝入。

巧按耳後降壓溝輕鬆平穩降血壓

穴位按摩有助平穩血壓, 這似乎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但確有效果。 全國名老中醫鄧鐵濤曾介紹過腳部的一個降壓穴——太沖穴, 其實, 耳穴中也有一個降壓穴, 按摩起來非常方便, 有不錯的降壓效果, 它就是耳背的降壓溝穴。 臨床觀察發現, 採用耳穴降壓溝電脈衝刺激治療高血壓,

收縮壓平均下降18毫米汞柱, 舒張壓下降8毫米汞柱左右。

中醫認為, 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 耳廓通過經絡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存在著對應的聯繫, 人體某一臟腑或組織的病變可通過經絡反映於耳廓的相應點上。 高血壓屬於中醫診斷中的“眩暈”、“頭痛”範疇, 早期多屬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等實證。 而按摩耳穴, 可起到調整相應的經絡臟腑的功效。

具體方法:降壓溝位於耳廓背面, 取穴時把耳朵翻過去, 由內上方斜向下方行走有一明顯的點狀凹陷處, 該穴即為降壓溝。 按摩時, 用雙手指或指間關節壓住溝的凹陷處, 由上而下按摩, 頻率為每分鐘90次左右, 每次做3~5分鐘, 以局部紅熱, 微微發脹為度,

早晚各1次。

除了耳穴按摩外, 患者還要注意定期監測血壓, 保持樂觀情緒, 按時作息, 勞逸結合, 堅持經常散步、做八段錦等有氧運動。

對老年人來說, 在冬天寒冷季節中血壓會比夏季高, 尤以上午血壓升高明顯。 因此, 老年人在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尤其是清晨和上午要避免劇烈的活動。 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 應在冬季將體育鍛煉時間放在下午較暖和的時間進行。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病的老年人, 更應注意清晨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 減少體育活動, 並在上午及時服用降壓藥, 以避免血壓波動變化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