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如何清查家居衛生死角?

不要以為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 就是與細菌病毒完全劃清了界限, 它們總是在不為人們注意的角落裡生長繁殖, 稍不留神就會給我們來個措手不及, 患上感冒傷風、皮膚過敏、腹痛腹瀉等疾病。

家中常見的8個衛生死角

1、被忽視的死角:冰箱

別以為細菌在冰箱裡不可能存活, 冰箱充其量能夠減慢細菌的繁殖速度, 但不能殺滅細菌。 生肉和蔬菜裡隱藏著大量的細菌, 它們不僅可以繼續繁殖, 還會污染冰箱裡的其他食物。 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須加熱後方可食用, 否則便可能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

或導致耶爾森氏結腸炎。

清潔方法:用清潔劑擦拭冰箱內壁。 注意使用乾淨抹布, 別使用舊抹布, 那只會讓細菌來一次愉快的旅行。 新鮮蔬菜應在兩天內烹飪上桌。 貯存已經做熟的肉類、禽類和魚類, 不要超過3天。

2、最隱蔽的死角:牙刷

每天刷牙後, 牙刷上很可能殘留許多細菌。 另外, 很多老房子的盥洗室和廁所是設在一起的。 每次沖馬桶時, 細菌會借助細小的水滴懸浮在空氣裡, 可以長達若干小時, 然後在牙刷上登陸, 等您刷牙時, 再被您吞進肚子裡。

清潔方法:適當情況下, 應將牙刷放在陽光下曝曬。 3個月更換1次牙刷, 每週用消毒液消毒水杯, 並用清水沖洗乾淨。

3、最常碰到的死角:毛巾

一般家庭使用的毛巾都是放在室內甚至衛生間裡,

由於空氣不夠流通, 毛巾每天要用幾次, 難有幹的時候, 極容易滋生繁殖病菌, 久之對人體健康不利, 可導致皮膚病等。 要學會正確使用毛巾。 洗臉或洗澡時宜先用沐浴露和清水沖洗乾淨後, 再用幹毛巾揩幹, 這樣可以減少人體髒物對毛巾的粘附。

清潔方法:毛巾用完後要及時清洗乾淨, 每星期用開水煮10分鐘消毒, 晾掛處要通風, 最好能及時烘乾或曬乾。 毛巾要經常洗乾淨後拿出室外進行日光消毒。

4、塵蟎的聚集地:沙發與地毯

不計其數的塵蟎藏在你家的沙發和地毯裡, 專靠吃人皮膚上掉落的微型鱗狀物維持生命, 一旦接觸人體, 會乘機侵入肺腑和支氣管, 小孩更容易因此患病。 在潮濕的空氣中,

它們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繁殖, 並不斷釋放大量的致敏物質, 使人鼻腔充血、眼睛發癢及咽痛。

清潔方法:每週吸塵一次。 如果您想省事, 乾脆把容易招來塵蟎聚居的地毯扔掉, 只剩下光潔的地板。 因為光潔的地板不會成為塵蟎的大本營。

5、細菌的滋生地:洗衣機

全自動洗衣機一般都有內、外兩筒, 內筒與外筒間的洗衣機槽是很多細菌的滋生地。 洗衣機使用的時間越長, 積累的污垢和細菌越多, 對衣物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就越嚴重。 很多家庭將洗衣機擺放在潮濕或者通風不好的地方, 由於環境濕度較高, 就更會加快細菌的大量繁殖。 常見的真菌皮膚病為汗斑、體癬、還有病毒性肝炎、傷寒、痢疾、滴蟲等都能通過衣服而引起感染。

清潔方法:一般應每隔3個月對洗衣機進行大掃除。 洗衣時外衣、床單最好分開洗滌, 內衣、襪子儘量手洗。 用完洗衣機後不要馬上蓋上蓋子, 應讓其敞開通風一段時間。

6、食物下的死角:菜板

據報導, 使用7天的菜板表面每平方釐米病菌多達20萬個, 這對人的健康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菜板也是家裡最髒的地方之一。 生、熟食物交叉污染是發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擱置生食後, 細菌就在這些地方停留並繁衍生息。 當您又在上面擱置其他食物時, 細菌便會借機進入人體。

清潔方法:生食和熟食分別使用專門的切菜板和菜刀。 每次用完菜板, 一定要認真清洗, 儘量在食物殘渣沒有滲進菜板時及時清理。 清洗時, 一定要仔細,

可以用刷子來刷, 記住要把每個縫隙都刷乾淨。 還可以用洗滌靈來清洗菜板。

7、浴室的死角:淋浴噴頭

黴菌最喜愛浴室潮濕的空氣和陰暗的環境。 不知何時, 人們發現噴頭和浴簾上已爬了一層黏糊糊的東西, 不僅看起來令人噁心, 還能引起眼睛發癢、咽痛和鼻腔充血等過敏症狀。

清潔方法:最好用全金屬質地的花灑, 這樣讓細菌很難找到藏匿之處;使用前先通熱水流3分鐘, 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儘量不要讓其直接對著臉沖洗, 以免細菌被吸入體內;花灑內的過濾網應每週清洗、消毒, 清洗時可將其浸泡在白醋和水的混合溶液裡1小時, 也可使用漂白粉和消毒液清洗。

8、臥室的死角:枕頭

枕頭是每天陪伴我們度過甜蜜8小時的親密夥伴,

可它也是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聚集的“避風港”。 有時候頭髮上的油膩、灰塵、頭屑都會粘在上面, 尤其是男性分泌物更多, 形成油污, 如果長時間不更換, 就能看到枕套上面黃黃的一層, 這裡就成為細菌的棲身之所;晚上睡覺要是貼面呼吸, 很容易把枕頭上的細菌吸入氣管。 枕頭中最常見的曲黴菌最有可能引發疾病。 曲黴菌是導致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病人死亡的一個主要的傳染因素, 它還會使哮喘患者的病情惡化。

清潔方法:可以經常清洗、消毒枕套, 把枕芯多暴曬, 必要時還可灑上一些消毒藥水。 平時也要保持頭髮乾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