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更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日前, 瀋陽一名15歲的女中學生, 因為戀愛信被老師發現並在全班宣讀, 受不了羞辱, 憤然跳樓自殺(6月3日《華商晨報》)。 目前此案還在調查, 但這一事件已經引起線民的震怒, 老師的素質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同時也有不少人指出, 這個女孩子這樣做不值得, 青少年的心理衛生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其實, 未成年人心理尚在發育中, 有時會十分脆弱。 受了如此的“侮辱”, 做出輕生的舉動並不令人感到太意外。 但一個老師把15歲女孩子的私信翻出來全班公讀, 這種行為不僅不道德, 而且確實讓我們懷疑這個老師是否心理“有脖。

我們的社會不能總是說孩子心理有問題, 而不想想成人的心理是否也有問題。 因為不知道該老師的年齡, 筆者不好在此胡亂猜想。 不過, 這件慘案確實可以提醒我們, 一些站在老師位置上的人, 可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帶著這樣的心理問題行使權力, 就會對下一代造成傷害。

筆者先不妨談談自己這代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吧。

我們這代人, 大部分經歷了青春期卻沒有青春期的生活。 筆者還記得, 小學時排隊下樓做操, 走過男廁所門口, 女生全部把臉扭向相反的方向, 表示絕不往那邊看。 男生發現這個規律, 到這個時刻就乘機喊:“向右看齊1然後看著全班女生一齊隨著口令扭頭而取樂。

筆者還記得, 高中時候, 上學路上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隔著好幾步說了一句話, 後面馬上有人喊:“某某某和人家發生關係了1兩人立即閉嘴, 形同路人。 筆者1979年高中畢業的夏天, 在學校看見心裡偷偷喜歡的女孩子竟穿了一身連衣裙, 一下子心跳加快、滿臉通紅, 好像是看到了什麼黃色鏡頭一樣。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人, 許多到了大學畢業, 還沒有一點異性的經驗。 整整一代人就是這樣長大的。 這種沒有青春期生活的成長, 難免會給一些人帶來某些心理病症。 筆者在美國就見過一個同代人, 當了老師, 還是看不得少男少女擁抱接吻, 背後竟罵人家“抱著啃什麼啃”!後來給人家女孩子打低分, 鬧得人家跑到辦公室來哭,
心理由此得到一點平衡。 最近看一份報紙, 講國內一個廣播電臺性諮詢節目的主持人接到一個女孩子的電話, 問如何避孕的問題。 他馬上問人家的年齡。 對方說20歲。 於是這位主持人大怒:“我要是你的父親, 就要先扇你這個不要臉的幾個耳光1這樣給人家諮詢, 不是有病嗎?

認真算一算, 現在35歲以上的人, 大多數屬於“失去”青春的人, 也正是這些人, 目前正好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當然, 大部分這個年紀的人, 心理非常健康, 而且常常看著下一代享受自己所沒有享受到的東西而高興。 但是, 在一個畸形的社會中度過了青春期的人, 其中一些有心理病症的難免發病率會高一些。 如果以病態的心理使用權力, 對社會當然就會構成威脅。

當然, 那個老師也可能是20多歲的人, 但無論如何, 把人家的信打開當眾宣讀不僅不道德, 而且很可能是為心理病症所驅使的行為。 由此看來, 保護青少年的成長, 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對老師也應該有一些心理上的指導或治療。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