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性格開朗壽年高

大量的事實也反復證明, 胸懷寬廣、性格開朗、情緒歡暢, 是長壽老人永葆青春的靈丹妙藥。

許多高齡壽星, 老而不衰, 青春常在, 他們有一條絕妙的要訣, 就是性格開朗, 老而忘老。 有一次, 幾個老人在一起大談其老, 其中一位不以為然, 他說: “‘老’字, 有時是好字眼, 有時又是不好的。 比如, ‘老化’就不好了。 我們要設法叫‘老化’慢慢地到來才好!”幾位老人聽了很受啟發, 都說:要爭取慢點 老, 就應該少談老, 要忘記老。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很讚賞她外祖母的處世之道, 就是她從不去注意自己是否衰老。 羅素強調說:“我以為這便是永葆青春的訣 竅。

胸懷寬廣, 性格開朗, 情緒穩定而樂觀, 又是健康長壽的妙訣, 古今中外, 幾無例外。 我國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老人多, 被譽為“長壽之鄉”。 那裡的老壽星們, 大多樂觀開朗。 賈蔔頌雖已年過百歲, 仍然喜歡和孩子們說說笑笑, 經常給他們講故事, 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老人。

四川省綿竹縣有位老中醫, 名叫羅明山, 105歲高齡時仍然坐堂診病。 空閒時, 喜歡擺“龍門陣”。 有人問他何以如此高夀, 他笑笑說:“胸懷開朗, 年過百歲。 ”

百歲壽星陳田氏, 一生的經歷大多悲苦。 3歲喪母, 5歲喪父, 8歲跟隨一貧如洗的姑媽四處逃荒要飯, 16歲開始幫人做活。 從清朝到民國時期, 八九十年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苦盡甜來。

支撐她度過那些苦難、獲得長壽的, 便是她的開朗性格和樂觀精神。

國外有人對8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調查, 發現96%的壽星性格樂觀開朗, 富於人生樂趣。 日本一個社會福利事業團體對315名百歲老人進行了調查, 把長壽因素歸納為9項, 屬於性格和情緒方面的就有3項:性格開朗, 不急躁;保持樂觀, 多想有趣的事;精神愉快, 遇事不怒。

為什麼開朗樂觀的性格能造就壽星呢?因為經常處於怡然自得的樂觀狀態, 就會對人的生理起著良好的調節作用, 可以提高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的功能, 使全身 各個系統的功能活動協調一致, 就能食欲好, 睡眠香, 精力充沛, 思維敏捷, 動作也輕鬆、靈巧。 正如傑出的神經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所說:“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 每一跳動,

對於生活的每一印象, 易於感受, 不論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 可以使身體發展, 身體健康。 ”這樣, 長壽也就勝利在望了!

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實證明, 要想健康長壽, 必須培養豁達的性格, 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所以, 古往今來的各種長壽歌訣都十分強調這一點。

古代的《養生銘》說得明白:“安神宜悅樂, 惜氣保和純。 ”

現代的《長壽歌》說得更加形象:“悠悠有歡樂, 坦坦無憂愁。 ”

許多養生長壽的《三字經》更有種種生動的概括:煩躁躁, 要病倒;樂陶陶, 身體好。 脾氣暴, 催人老;脾氣好, 老變小。 氣量小, 死得早;心胸寬, 壽命添。

可見開朗的性格對於養生的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