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艾的功效與作用,讓你健康養身
蘄艾, 味苦而辛, 無毒, 洗熏服用皆可。 能溫中、逐冷、除濕, 治多種疾病。 《本草綱目》載:蘄艾“炙百病。 可作煎, 止吐血下痢, 下部匿瘡, 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 辟風寒, 使人有子。 作煎勿令見風, 搗汁股, 止傷血, 殺蛔蟲, 水煮及丸散任用。 止崩血, 腸痔血, 拓金瘡, 止腹痛, 安胎。 苦酒作煎, 治癬甚良, ……”蘄艾“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 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 起沉屙之人為康壽。
其功亦大矣。 ”蘄艾除能治多種疾病外, 還具有異香, 枝葉熏煙能驅蚊蠅, 清瘴氣, 具有禳毒殺毒的功能。 後世研究認為, 蘄艾有理氣血、逐寒濕、調經安胎、溫經止血、清熱止咳消痰等功效。
搗汁服, 止傷血, 殺蛔蟲, 治帶下, 止霍亂轉筋, 痢後寒熱。 用蘄艾配方, 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腸胃炎及痢疾等症。 蘄艾外用可治皮膚瘙癢、陰癢濕疹及疥癬等。 以艾搓手洗汙或煎水浴身, 可防治皮膚病。
對於產婦和嬰兒, 洗用艾葉可以消毒強身。 將艾葉曬乾搗碎如絨, 稱“艾絨”, 製成艾柱, 燃炙經穴, 或染麻油引火點炙柱, 滋潤炙瘡, 至愈不痛。 炙疾有奇效, 能散寒除濕, 溫通氣血, 通經活絡, 故醫家謂艾可炙百病(《名醫別錄》),
“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蘄春人更是把蘄艾蘄艾比一般艾更香, 入藥治病療效更好。
結尾:
艾草性味苦、辛、溫, 入脾、肝、腎。 《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 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亦常用於針灸。 故又被稱為“醫草”, 現在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 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關於艾葉的性能, 《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 ”《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 生溫, 熟熱, 純陽之性, 能回垂絕之陽, 通十二經, 走三陰, 理氣血, 逐寒濕, 暖子宮, ……以之灸火, 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