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

三伏天為何需要 “天灸”?

近段時間, 城內各大媒體有相關報導市民追“天灸”。 同時, 有報導發出質疑的聲音“三伏”天未到為何推“天灸”?並且從參與“天灸”的市民中反映出來的是各大醫院對09年“天灸”的不同解釋及收費標準不一的疑惑。
醫家說:所謂“三伏天”, 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 宜伏不宜動,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 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 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09年的三伏天, 是從7月14日開始的, 每10天為一伏,

到8月13日為末伏。
據報導稱:今年只有個別醫院仍堅持按傳統定在7月14日“開灸”。 大多數醫院都在今天搶先推出“前伏灸”或稱“伏前灸”。
疑惑一:09年的“天灸”為何選擇在7月4日開始?
解答:
醫院在09年的7月4日搶先推出“前伏灸”或稱“伏前灸”。 某中醫院甚至將這一天定為“初伏天”, 而把真正的“初伏天”(7月14日)改為“中伏天”。 對此, 各有各的說法。
說法一:有醫院的專家對這種篡改“祖宗曆法”的做法表示不贊成。 中醫認為,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機體陽氣最充沛最旺盛的日子。 此時通過選用特定穴位連續三次用一些辛溫、溫陽、逐痰、祛寒的中藥膏劑進行穴位貼敷效果比較好。 按照這種理論, 三伏天的時間是不能隨便變的。
說法二:部分醫院的專家稱:雖然“三伏天”不能隨便篡改,
但今年的天氣熱得早, 早些“開灸”也有一定依據。 也有醫生稱是“被逼提前”:“別人先做我們不做, 消費者就被搶走了。 要知道, 無論是中醫院還是西醫院, 都很難有一個收費專案能賺得這麼快這麼乾脆!”
結論:說到底, 搶先“天灸”是為了搶奪消費群, 達到盈利的最終目的。 可見, 錢是人人覺得可愛之物。 市場就這麼大, 蛋糕也只有這麼多, 你搞個“噱頭”誘拐消費者, 先已被你占了天時、地理, 再加上人和, 這錢源哪能不滾滾而來呀!
疑惑二:為何各醫院的“天灸”收費標準不一?
背景說明:天灸療法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南北朝, 即西元420-589年間, 它是不用火, 不用艾, 系用幾種中草藥研成粉末貼於穴位上, 而達到灸治效果的一種方法。
明代李時珍於西元1518-1593年編《本草綱目》也介紹了天灸療法可以截瘧。

解答:
從中草藥的成分來講, 在網上查找不到, 一些醫院專家也不會把這些藥方透露出去, 那是屬於秘密。 但既然是行內做法, 可以斷定藥材成分相同或者類似, 價格也不會相差太遠, 做法雷同, 由此可推成本大致相同。
而筆者身邊的朋友, 帶其小孩到某中醫院去進行“天灸”, 告訴醫生小孩有過敏性鼻炎, 容易感冒, 貼了6個穴位, 收費為19元。 而她本人屬於“上班一族”, 存在著腰頸椎、全身酸軟乏力、易感等症狀, 貼了9個穴位, 28元。
筆者去到某大型綜合醫院參與“天灸”, 告知醫生本人有“過敏性炎、容易感冒、腰頸椎有問題”, 她幫我貼了9個穴位。 而旁邊屬於“易感”一族的小孩子,

貼了6個穴位, 收費也和我相同。 後來, 筆者又有多個朋友陸續前去那家大型綜合醫院“天灸”, 他們自身健康和筆者不同, 貼的穴位也有多有少, 可收費竟然是完全相同, 高達40元/次。
筆者曾就此問題向專家請教過, 認為物價上漲對天灸用的中草藥並無明顯影響。 同時物價部門規定:一般頭兩個貼穴單次就可收20元, 之後每多貼一個穴位可多收5元。 一般天灸貼穴都在5個左右, 有的多達8個, 按收費標準單次最高可收50元。
結論:目前, 未發現有醫院超過這個上限。 但對於個人認為是“貴價”還是“便宜”, 目前沒有一家機構可以給出一個明白的說法, 只能看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到達什麼程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 從這個側面反映出這個領域市場競爭激勵,
監管卻未能及時跟上, 是導致收費標準不一甚至懸殊的關鍵因素。
疑惑三:09年的“三伏天”是指哪三天?
解答: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每年有三個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從夏至開始, 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 第三個庚日為初伏。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 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2009年7月14日入伏(初伏), 7月24日中伏, 8月13日末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 2009年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若在8月13日, 這一天就是末伏第一天。 而中伏究竟是10天還是20天, 取決於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的早晚和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的早晚。
一般三伏天大多是30天, 偶然才是40天。

“天灸”的作用
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 敷以辛溫, 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 可以提高藥物效能, 達到溫陽利氣, 驅散內伏寒邪, 使肺氣升降正常, 溫補脾腎, 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 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症, 病程短則幾年, 長則幾十年, 且易反復發作, 正氣虛時易誘發, 所以,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因此, 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 各地天灸經驗認為貼藥年限長, 次數多, 則其療效高, 效果就好, 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天灸”的注意事項
貼藥處避免擠壓,貼藥後局部皮膚有輕度灼熱感, 這是正常現象, 一般3-4小時後可將藥物自行除去, 切忌貼藥時間過長。 如貼藥後,局部灼熱難受,可提前除去。貼藥後局部起水泡可塗萬花油。貼藥當日禁食生冷寒涼辛辣之物。並用溫水洗澡,忌入冰室。
“天灸”小貼士
1、 由於有些疾病要在腹部、腰部、腿部出貼腰,所以建議女士們不要穿連衣裙、連身衣。衣褲方面選擇最好是休閒寬鬆的衣服。
2、 有些人比較容易出汗,建議坐公車、地鐵前往的,在貼藥之前把汗擦乾。貼完藥後不要立即趕路,避免流汗過多,導致貼藥滑落。

如貼藥後,局部灼熱難受,可提前除去。貼藥後局部起水泡可塗萬花油。貼藥當日禁食生冷寒涼辛辣之物。並用溫水洗澡,忌入冰室。
“天灸”小貼士
1、 由於有些疾病要在腹部、腰部、腿部出貼腰,所以建議女士們不要穿連衣裙、連身衣。衣褲方面選擇最好是休閒寬鬆的衣服。
2、 有些人比較容易出汗,建議坐公車、地鐵前往的,在貼藥之前把汗擦乾。貼完藥後不要立即趕路,避免流汗過多,導致貼藥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