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莎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Suō Cǎo

【英文名】Herb of Nutgrass Galingale

【別名】莎隨、薃侯、莎、地毛、回頭青、野韭菜、隔夜抽、地溝草、小三棱、米珠子、縮縮草、地貫草、豬鬃草、地糕草、吊馬棕、土香草、豬毛青、三棱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料植物莎草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erus rotundus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性味】味苦;辛;性涼

【歸經】肝;肺經

【功能主治】行氣開鬱;祛風止癢;寬胞利痰。 主胸悶不舒;風疹瘙癢;癰伴隨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或煎湯洗浴。

【附方】①治癰疽腫毒:鮮莎草洗淨, 搗爛敷患處。 (《泉州本草》)②治水腫、小便短少:鮮莎草搗爛,

貼湧泉、關元穴。 (《泉州本草》)

【各家論述】

1.《履巉岩本草》:治皮膚瘙癢, 遍體生風。

2.《綱目》:煎飲散氣鬱, 利胸隔, 降痰熱。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