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有什麼保健養生方法
立秋已經一個星期了, 立秋之後天氣由熱漸涼, 進入了“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初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 氣溫仍然很高。 加之時有陰雨綿綿, 濕氣較重, 天氣以濕熱並重為特點, 常有“秋老虎”出現。 但中秋後, 雨水漸少,
天氣乾燥, 晝熱夜涼, 氣候寒熱多變, 身體一旦不適, 便易傷風感冒, 舊病也易復發, 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說法。 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 因此, 秋季必須注意保養內守之陰氣, 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起居調養
秋季, 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
秋燥, 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乾裂, 皺縮增多, 口乾咽燥。 還可見毛髮脫落增多, 大便亦易幹結。 這時應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濕度, 要適當多吃水果和補充水分。 秋令氣溫多變, 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 十裡不同天”的情況。 因而,
飲食攝養
秋屬肺金, 主收。 酸味收斂補肺, 辛味發散瀉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所以, 要盡可能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 適當多食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
秋燥津液易傷, 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 因此秋季在飲食上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 如百合、銀耳、山藥、秋梨、藕、鴨肉、柿子、芝麻等, 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秋季飲食除了以酸、潤為主之外, 還須注意的是, 夏季過後, 暑氣消退, 人們食欲普遍增加, 加之秋收食物品種豐盛, 此時不宜過多進補, 以免“飲食自信, 腸胃及傷”。
精神養生
秋季氣候漸轉乾燥, 日照減少, 氣溫漸降, 尤其深秋之時, 草葉枯落, 花木凋零,
運動護養
金秋季節, 天高氣爽, 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 在鍛煉時, 一方面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 另一方面要針對季節特點進行自我鍛煉。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秋季是收養的季節, 運動也應遵循這一規律。 運動量不宜太大, 不宜劇烈。 秋天氣候多變, 天氣漸冷, 此時可逐步進行一些耐寒鍛煉。
保健防病
秋季是腸炎、痢疾、乙型腦炎等病的多發季節。 要做好預防工作。 首先要搞好環境衛生, 消滅蚊蠅, 注意飲食衛生,
秋季燥邪易傷人, 除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外, 對於確有陰傷之象, 表現為口燥咽幹、乾咳痰少的人, 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 對於緩解秋燥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