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腎小球基底膜受損怎麼辦

腎臟器官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腎臟最主要的功能是進行新陳代謝, 調節人體內的水鹽平衡, 確保人體的正常活動。 如果腎臟出現問題的話, 就會造成人體的功能紊亂, 或者是體內積水大量增加, 嚴重的還會導致腎衰竭, 從而威脅到人們的生命。 腎小球基底膜受損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腎臟疾病。 那麼, 腎小球基底膜受損應該怎麼辦呢?

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分泌多種活性物質, 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 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症介質(如補體、細胞因數、活性氧等)參與的, 最後導致腎固有組織發生炎性改變, 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 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在慢性過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機制參與。

分類

1.急性腎小球腎炎

是以急性腎炎綜合征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 其特點為急性起病, 患者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 並可伴有一過性腎功能不全。 多見於鏈球菌感染, 而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亦可引起。

2.慢性腎小球腎炎

簡稱慢性腎炎, 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

起病方式各有不同, 病情遷延, 病變緩慢進展, 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 最終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一組腎小球病。 由於本組疾病的病理類型及病期不同, 主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 疾病表現呈多樣化。

3.急性間質性腎炎

又稱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是一組以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腎小管變性為主病理表現的急性腎臟病, 腎小球、腎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對較輕。 臨床表現為急性腎損傷。 常見原因有藥物過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及病因不明等。

4.慢性間質性腎炎

是一組以小管萎縮、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纖維化為基本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腎間質損害的機制可涉及遺傳性、免疫相關性、感染性、血液系統疾病、中毒、代謝紊亂、尿流機械梗阻及腎移植排異等多方面因素。

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腎小管功能損害及進展性慢性腎衰竭。

5.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簡稱乙肝相關性腎炎, 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體後、導致的免疫複合物性腎小球疾病。

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可表現為無症狀性尿檢異常, 也可表現為腎病範圍的蛋白尿, 可伴不同程度的血尿。 腎臟損害病理類型多樣, 兒童以膜性腎病常見, 成人則可表現為膜增殖性腎炎或膜性腎病。

6.特發性急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是指臨床表現為可逆性非少尿型急性腎損傷、病因不明的腎小管間質性疾病。 腎臟病理表現為間質水腫和單個核細胞浸潤, 但臨床難以確定特異病因者。 大多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 部分患者經密切監測及動態觀察最終可明確病因。 如與慢性活動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等有關。 TINU綜合征是其中的一種特殊類型, 病程中出現眼色素膜炎,

可於腎臟損害之前(數周), 同時或於腎臟損害後(數周至數月)急性發作。 常見於兒童、青少年或成年女性。

臨床表現

腎炎的主要表現:乏力、腰部疼痛、納差、肉眼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異常、尿量減少(部分患者少尿)、充血性心力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