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一歲寶寶腹瀉吃什麼藥

文章導讀

寶寶健康成長發育是每個爸爸媽媽的希望, 寶寶拉肚子會讓爸爸媽媽擔心不已, 日常生活中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 肚子著涼了, 吃了太多的生冷食物或者吃壞肚子了都會造成寶寶拉肚子。 正常情況下寶寶會一天排泄一到兩次。 那麼, 一歲寶寶腹瀉吃什麼藥?

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差的, 因此藥物不能隨便亂吃, 寶寶如果拉肚子, 那麼媽媽一定要注意從寶寶的飲食改善。 要注意給寶寶吃清淡的飲食, 還要讓寶寶多喝水。 一歲寶寶腹瀉吃什麼藥?各大醫院有很多專為兒童製造的藥物, 我們可以在醫生的叮囑下用藥。

腹瀉而脫水者要補充體內喪失的水分, 可採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藥房有售, 其中包括食鹽即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 克、碳酸氫納1.5克, 加溫開水1000毫升, 約4玻璃杯)其成分比例合理, 有利於吸收,

喂服時用茶匙一匙一匙吃, 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內眼收。 若在偏僻地區買不到“口服補液”時, 可以在家庭裡自製簡易口服液。 配方是:食鹽12茶匙, 蔗糖2湯匙, 加開水4玻璃杯。 口服補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喂服得當, 可以使嬰兒停止嘔吐, 減少腹瀉, 及早康復。

母乳餵養可防腹瀉

母乳是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 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 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 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 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

嬰兒拉肚子的原因造成拉肚子的原因很多, 可能是由於感染引起腸胃炎、吃入不潔的食物和水、奶瓶消毒不當、牛奶濃度不對、飲食過量或精神緊張等等。

一歲以內的嬰兒腹瀉發病率很高, 這是因為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 發育又快, 所需熱量和營養物質多, 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 就容易發生腹瀉。 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 或次數過多, 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喂的品質不當, 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或餵養不定時, 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 使機體消化功能降低;還有母親餵養期間儘量避免吃涼的食物等。

總之, 不合理的餵養時嬰兒腹瀉的主要原因。 另外, 當小兒著涼, 患感冒、肺炎等疾病時, 也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 如果腹瀉嚴重, 伴有嘔吐發燒、眼窩凹陷、口渴、口唇發幹、尿少, 就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

應該去醫院輸液治療。 為防止脫水, 應在腹瀉次數較多時, 食量減少飲食, 甚至禁食, 使胃腸道得到休息。 同時口服補液鹽或自配糖煙水、鹽米湯, 少量多次, 以防止脫水發生。 患腹瀉的孩子要注意腹部保暖, 以減少腸蠕動, 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熱敷腹部, 同時讓嬰兒多休息。 排便後可用溫水清洗臀部, 防止臀紅發生。

一歲的寶寶還不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不適, 因此寶媽們要注意觀察寶寶, 一旦媽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抗拒吃飯、甚至是拉肚子, 寶媽們就要採取治療了。 一歲寶寶腹瀉吃什麼藥?一歲的寶寶不能胡亂吃藥, 我們一定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 找出寶寶拉肚子的原因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