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秋分養生面面觀 養神運氣多食“辛酸”

秋分過後, 秋天就真的來了, 沒有了夏日的影子, 只剩秋日的“荒涼”。 那麼秋分養生該如何做呢­秋分養生吃什麼­下文告訴你詳細答案, 快去瞭解下吧!

秋分節氣預示著秋天的開始。 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 健身、飲食、起居等都有其規律。 本期我們就來聊聊這方面的話題, 幫你渡過這個“多事之秋”。

收養神氣保持平和

秋分是什麼意思­秋分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確切地說, 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這時, 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 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 產生一次次的降水,

氣溫也逐漸下降。 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經過一夏的生長, 萬物逐漸結出果實, 步入秋天收穫的季節, 世間萬物都呈現出從容安定的狀態。 秋分時節, 養生保健也有講究, 首要原則是順應節氣, 與大自然保持一致, 應當收斂神氣, 保持平和心態。 即在精神情志方面要收斂各種嗜好、欲望, 保持寧和的心境, “使志安寧”, 順應秋之“容平”

秋令時節, 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 不僅可以調養肺氣, 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 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以養“收”為主。 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可以學習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臥牛之地”的功夫,

從身體內部改善體質。 實在沒時間, 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 也大有裨益。 此外, 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 如書法、繪畫等, 也可登高望遠, 以開闊心胸, 使內心豁達, 從而安定神志。

秋天氣候適宜, 空氣品質較佳, 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 吸收天地精華。 伸展具有“運化作用”, 能收斂心神, 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 一路順暢, 氣血循環自然活絡。

謹記三防以免傷身

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 氣候乾燥, 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還必須注意“三防”。

一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 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 應等身體發熱後, 方可脫下外衣。

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 以免受涼

二防運動損傷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 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 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 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因此, 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三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 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 即運動量不宜過大, 以防出汗過多, 陽氣耗損。

早睡早起多食“辛酸”

秋分吃什麼­秋季尤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哪怕比以往早10分鐘, 也是進步。 尤其是女性朋友, 更要注意早睡早起。

夜愈深, 寒氣愈重, 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 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 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

在飲食上特別要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 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 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 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 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值得提醒的是, 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 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 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對於運動者來說, 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 比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 能有效預防秋燥。 若出汗較多, 還可適量補充些鹽水。 秋分的藥膳可善用百合,

比如:百合蓮子羹、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