筀筍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汪穎《食物本草》
【拼音名】Guì Sǔn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筀竹的苗。
【原形態】
筀竹(《唐本草》), 又名:桂竹(《本草圖經》)。
稈直立, 高10~20米, 直徑3~8釐米, 綠色, 幼時被以白色蠟粉。 籜鞘棕紫色, 有淡紫黑色之斑點及斑紋, 並覆有白色蠟粉;籜耳及鞘口均無縫毛;籜舌高2毫米, 背面具微毛;籜葉狹長, 呈帶狀, 長2~8釐米, 寬3.5~8毫米, 先端漸尖。 枝條在稈下部及最上部均為每節1枝, 中部則為2~3枝。 小枝有葉3~5枚;葉鞘縫毛髮達;葉舌背部被微毛;葉片披針形, 長8~17釐米, 寬10~23毫米, 先端漸尖, 基部作楔形收縮, 葉背中脈上具毛茸, 尤以近基部處為甚, 葉緣具細鋸齒而粗糙。
【生境分佈】生於山地或平原。 分佈臺灣。
【化學成份】含戊聚糖、木質素、半纖維素、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及大量阿拉伯糖。
【性味】《綱目》:甘, 寒。
【功能主治】汪穎《食物本草》:治小兒痘疹不出, 煮粥食之, 解毒, 有發生之義。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