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散的功效與作用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得中醫方劑領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條件, 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 針對現代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 廣泛使用古今中藥方劑。 那麼你知道白茯苓散嗎?
【別名】 茯苓散(《普濟方》卷三十三)。
【處方】 白茯苓 龍骨 甘草(炙, 銼細)乾薑 桂心 續斷 附子各30克 熟幹地黃 桑螺蛸(微炒)各45克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小便不禁, 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 用水200毫升, 煎至120毫升, 去滓, 食後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處方】 白茯苓2兩, 人參3兩半(去蘆頭), 乾薑1兩(炮裂, 銼), 桂心1兩, 遠志1兩,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上焦虛寒, 精神不守, 泄下便利, 語聲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十七
【處方】 檳榔1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 去白瓤, 焙), 桂心1兩, 厚樸1兩(去粗皮, 塗生薑汁, 炙令香熟), 白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裡虛, 心下悸, 腹中氣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一
【處方】 白茯苓1兩, 陳橘皮1兩(湯浸, 去白瓤, 焙), 人參(去蘆頭), 白術3分, 五味子3分, 草豆蔻半兩(去皮), 半夏3分(湯洗7遍, 去滑),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胃氣虛弱, 胸中滿悶, 氣促, 嘔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摘錄】 《聖惠》卷五
【處方】 白茯苓1兩, 黃耆1兩(銼), 半夏3分(湯洗7遍, 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人參1兩(去蘆頭), 桂心1兩, 白芍藥1兩, 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 陳橘皮3分(湯浸, 去白瓤, 焙), 熟幹地黃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不足, 小腹裡急, 四肢少力疼痛, 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大棗3個,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處方】 白茯苓1兩, 遠志3分(去心), 甘草2分(炙微赤, 銼), 桂心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白芍藥3分, 防風3分(去蘆頭), 熟幹地黃1兩, 鐵粉2兩, 黃耆3分(銼), 麥門冬3分(去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安定神志。 主心臟風虛, 驚悸好忘, 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摘錄】 《聖惠》卷四
【處方】 白茯苓1兩, 鱉甲(塗醋, 炙令黃, 去裙襴)1兩, 黃芩1兩, 萆薢(銼)1兩, 麥門冬(去心)1兩, 酸棗仁(微炒)1兩, 甘草(炙微赤, 銼)1兩, 生幹地黃1兩, 人參(去蘆頭)1兩, 黃耆(銼)1兩, 柴胡(去苗)1兩, 白芍藥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煩熱, 不得睡臥, 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秫米100粒, 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處方】 白茯苓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防風半兩(去蘆頭), 桂心3分, 遠志半兩(去心), 桔梗3分(去蘆頭), 枳殼3分(麩炒微黃, 去瓤), 訶黎勒3分(煨, 用皮), 白術半兩, 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 微炒),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心氣虛寒, 心膈脹滿, 悲思憂愁。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摘錄】 《聖惠》卷四
【別名】 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1兩, 前胡1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黃芩1兩(銼), 白術1兩, 沉香1兩, 鱉甲1兩(塗醋, 炙微黃, 去裙襴), 生幹地黃3分, 五味子3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肝氣不足, 筋脈不遂, 心膈壅滯, 左肋妨脹, 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茯苓湯(《聖濟總錄》卷四十二)。
【注意】 忌莧菜。
【摘錄】 《聖惠》卷三
【處方】 白茯苓1兩, 烏梅肉1分(微炒), 幹木瓜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霍亂, 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 煎至5分, 去滓令溫, 時時與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四
【別名】 白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1兩, 當歸(銼, 微炒)半兩, 白芍藥半兩, 芎藭半兩, 桂心半兩, 黃耆(銼)半兩, 人參(去蘆頭)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產後蓐勞。 蓋緣生產日淺, 久坐多語, 運動用力, 遂致頭目四肢疼痛, 寒熱如瘧狀。
【用法用量】 白茯苓湯(《女科指掌》卷五)。
【摘錄】 《聖惠》卷八十
【處方】 白茯苓1兩, 遠志3分(去心), 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石膏1兩, 黃芩半兩, 人參1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熟幹地黃1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後, 心虛驚悸, 或時妄語, 四肢煩熱, 肢體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大棗2個, 煎至6分, 去滓, 下飴糖1分, 攪令勻, 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聖惠》卷十四
【別名】 熟幹地黃湯
【處方】 白茯苓1兩半, 熟幹地黃1兩, 半遠志1兩(去心),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白芍藥1兩, 黃耆1兩(銼), 桂心1兩, 當歸1兩(銼, 微炒), 麥門冬1兩(去心, 焙), 人參1兩半(去蘆頭),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心神驚悸不定, 言語失常, 心中憒憒。
【用法用量】 熟幹地黃湯(《普濟方》卷三五三)。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白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柴胡半兩(去苗), 草豆蔻1分(去皮), 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枇杷葉半兩(拭去毛, 炙令微黃), 厚樸半兩(去粗皮, 塗生薑汁, 炙令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熱病後, 脾胃氣虛, 冷痰滯, 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加生薑半分, 大棗2個, 煎至5分, 去滓, 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十八
【處方】 白茯苓1兩, 白術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黃耆1兩(銼), 人參3兩(去蘆頭), 鱉甲1兩(塗醋, 炙令黃, 去裙襴), 熟幹地黃1兩, 當歸3分, 白芍藥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寒熱, 心煩體痛, 吃食減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莧菜。
【摘錄】 《聖惠》卷二十九
【處方】 白茯苓1兩,大棗10枚(去核),麥門冬半兩(去心)。
【制法】 上銼細。
【功能主治】 霍亂心煩渴。
【用法用量】 分為5服,每服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溫頻服。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二
【處方】 白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半兩,藿香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高良薑(銼)半兩,芎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霍亂吐瀉,心神煩悶,腹內(疒丂)痛,四肢不和,或時燥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白茯苓1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術3分,白芍藥3分,麻黃根1兩,五味子半兩,牡蠣1兩(燒為粉),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焙乾)。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脈微細,汗出不止,漸覺虛羸。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二
【處方】 白茯苓1兩,前胡(去蘆頭)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訶黎勒皮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紫菀(去苗土)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咳嗽,心胸壅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於白茯苓散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代人在物質水準提高了之後就開始關注養生了,這對於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於養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莧菜。
【摘錄】 《聖惠》卷二十九
【處方】 白茯苓1兩,大棗10枚(去核),麥門冬半兩(去心)。
【制法】 上銼細。
【功能主治】 霍亂心煩渴。
【用法用量】 分為5服,每服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溫頻服。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二
【處方】 白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半兩,藿香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高良薑(銼)半兩,芎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霍亂吐瀉,心神煩悶,腹內(疒丂)痛,四肢不和,或時燥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白茯苓1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術3分,白芍藥3分,麻黃根1兩,五味子半兩,牡蠣1兩(燒為粉),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焙乾)。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脈微細,汗出不止,漸覺虛羸。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二
【處方】 白茯苓1兩,前胡(去蘆頭)1兩,人參(去蘆頭)1兩,黃耆(銼)1兩,訶黎勒皮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紫菀(去苗土)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咳嗽,心胸壅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於白茯苓散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代人在物質水準提高了之後就開始關注養生了,這對於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於養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