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枕葉的功能

大腦是一個十分精密的儀器, 各部分緊密無間的相互配合。 大腦既是脆弱的又是堅硬的。 一方面大腦外部有枕骨, 整個枕骨包圍著大腦內部。 另一方面, 大腦有時脆弱的, 因為小小的磕碰可能就回造成腦震盪。 大腦內部的組成十分複雜, 枕葉是其重要的視覺中樞, 能夠控制眼球運動。

大腦半球共分為五個葉, 額葉, 頂葉, 枕葉, 顳葉和島葉。 枕葉位於半球後部, 在枕頂溝的後方。 在外側面很小, 溝回不定。

枕葉是大腦皮層頂枕裂之後的部位。 其距狀裂兩側的紋區(第Ⅰ視區, 或稱17

區)是重要的視覺中樞, 主要處理視覺資訊, 並控制同視覺有關的眼球運動和瞳孔調節的反射活動。 刺激該區某一點, 可在特定的視野區出現簡單視象;刺激視網膜, 可在紋皮質的單個細胞得到誘發反應。 一側枕葉皮質主要與兩眼同側的視網膜相聯繫, 因而與兩眼對側的視野有關

枕葉主要負責視覺處理。 視覺資訊從視網膜光感受器到大腦枕葉視中樞的傳導途徑稱為視路。 枕葉為視覺皮質中樞, 枕葉病損時不僅發生視覺障礙, 並且出現記憶缺陷和運動知覺障礙等症狀, 但以視覺症狀為主。 第一級皮質區(17區):一側視區皮質接受同側視網膜的顳側半和對側視網膜的鼻側半傳來的資訊。
損傷一側視區, 可引起雙眼視野對側同向性偏盲。 刺激此區可獲得簡單的光幻覺。 第二級皮質區(18、19區):完整的視覺複合物的整合知覺。 刺激此區可獲得複雜形式的視幻覺。 優勢半球此區受損, 常出現與文字有關的字母認識破壞與閱讀不能;而非優勝半球此區受損, 出現“物品不識症”和不認識人、不認識熟悉面孔的症狀。

枕葉病變導致完全性皮質盲或不完全性皮質盲, 取決於病變的範圍, 小部分損傷僅出現不很規則的小點狀視野缺損稱為盲點。 當枕葉性視野缺損波及全視野時, 就形成皮質盲。 皮質盲, 皮質視中樞病變所導致的視覺缺失稱為皮質盲。 單側枕葉皮質病變僅引起同位性偏盲, 只有雙側枕葉功能障礙才能引起雙側視覺喪失, 但這種視覺喪失也未必是完全的, 常伴有黃斑回避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