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人類的壽限

人類的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規律。 衰老和長壽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 且受多種生物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目前計算人類正常壽命值及預測壽命的方法很多, 但至今尚無統一標準, 也無絕對標準的科學方法。

衰老可以延緩, 人的壽命也可以預測。 隨著科學的發展, 醫學分子生物學的發達, 壽命之謎終將被揭開。

人的正常壽命究竟有多長­至今還無定論。 古代文獻對人類的自然壽命一般限定在100~120歲之間。 如《黃帝內經》對天年進行了專門的論述。 在《靈樞・天年》篇中多次提到人的自然壽命是100歲:“人之壽自歲而死”、“百歲乃得終”。

在《素問・上古天真論》裡也提到:“盡終其天年百歲乃去。 ”但也有一些文獻認為, 人的壽命可達到120歲。 如老子認為“人之大期, 以百二十度”。 《左傳》說:"上壽百二十年, 中壽百歲, 下壽八十。 ”《三元參贊延壽書》則認為:“人之壽, 天元六十, 地兀六十, 共一百二十歲。 ”這和現代科學的認識是接近的。 事實上, 古今注意攝生頤養而長壽高齡者頗多:史載伏羲壽194歲, 炎帝155歲, 神農168歲, 舜110歲, 周公180歲。 唐代名醫孫思邈壽至102歲, 他70多歲時曾編著《千金要方》, 百歲之年還能著書立說, 寫成了不朽的醫典《千金翼方》;名醫華佗“年且百歲猶有壯容”, 其弟子《吳普 本草》的作者吳普, 享年94歲;唐代名醫孟詵著有《食療本草》, 享年93歲;金代名醫, 著有《傷寒明理淪》的成無己享年93歲。
南北朝時代的陶弘景84歲, 明代名醫陳實功81歲, 清代名醫葉天士79歲, 還有, 王叔和睦相79歲, 張景嶽78歲, 朱丹溪77歲, 李時珍75歲……這些長壽老 人“春秋百歲而動作不衰”, 總結和普及他們的長壽經驗, 就可能使人類社會逐漸“高齡、壯健而不老化”。

壽, 為年歲久老的統稱。 《說文》日:“壽, 久也。 ”今稱長壽。 古人又按壽分為“上壽百二十年, 中壽百歲.下壽八十”。 也有人認為“人生大期以一百二十年為限。 ”《蘭室秘藏・脾胃虛損類》則進一步指出, 促成人之早天的根本原因在於元氣的消耗, 他說:“人壽應百歲……其元氣消耗不得終其天年。 ”現代科學認為, 人的正常壽命應在百歲以上。 但由於受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 能活到最高夀限的人還是極其有限的。

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與長壽問題。 只要保養得當, 前人所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諺, 將失去它昔日的誘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