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敢剩飯菜,硬撐著吃光!隔夜菜致癌?看數據說話
過完中秋迎國慶, 過年過節, 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 美味佳肴是不能缺少的存在。
但如果做菜過多, 那剩菜的處理就成了問題, 特別是很多養生專家都宣稱:隔夜飯菜能致癌!這讓很多家長都憂心不已, 為了避免浪費, 長輩們硬撐著肚子將剩菜打掃干凈, 然而這真的科學嗎?
其實所謂的隔夜菜并不是真的過夜的菜才算“隔夜菜”, 只要放置時間超過了八小時到十二小時以上, 就屬于隔夜菜的范圍了。
而隔夜菜不安全因素確實存在, 例如:
一、食物放置的時間過長, 導致食物中原本存在的營養成分被分解和氧化,
二、某些含豐富蛋白質的肉類和魚類, 是細菌生存的歡樂場, 長時間的放置就容易導致細菌大量滋生, 食物也因此變質。
吃了以后可能會引發腸胃不適, 甚至是食物中毒。
三、我們經常吃的蔬菜、水果、肉類等食材,
而亞硝酸鹽本身又屬于二類致癌物, 經過長時間放置之后的熟菜, 亞硝酸鹽也會有所增長。
既然如此, 那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真的會超標嗎?
關于導致人體的致癌物, 絕對不能越過劑量直接談毒性。
亞硝酸鹽導致人體中毒也是有劑量標準的。
如果成年人一次性攝入了0.5克或以上亞硝酸鹽, 就會引發之急性中毒, 而攝入3克亞硝酸鹽甚至會導致人類的死亡。
每公斤新鮮肉類大約含有3毫克亞硝酸鹽, 每公斤新鮮的蔬菜大約是4毫克左右。
而國家規定熟肉制品中亞硝酸鈉殘留是每千克不能超過30毫克, 腌制蔬菜中每千克不能超過20毫克。
關于隔夜菜中亞硝酸鹽是否超標, 有專家做過很多實驗。
他們準備了白菜、胡蘿卜和牛肉三個品種, 在常溫下將這三類蔬菜放置了48小時。 雖然亞硝酸鹽含量有明顯的增加, 但是遠遠低于國家限定的標準。
而在4攝氏度環境的冷藏之下, 所有的隔夜菜都沒有明顯的亞硝酸鹽升高,
那隔夜菜經過再次加熱, 會不會產生大量亞硝酸鹽?
專家通過科學實驗證明, 短時間內加熱隔夜菜, 并不會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 特別是生的青菜和不帶湯汁的熟青菜, 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但是帶湯的熟青菜經過36小時的放置之后,
亞硝酸鹽的含量明顯增加, 達到了每千克150毫克左右, 是國家標準的7.5倍。
所以說, 想要保存隔夜菜, 一定要將湯汁去掉, 然后做好保護工作, 保存在冰箱冷藏之內。
當再次食用時, 要經過完全的加熱, 徹底將食物熱熟之后再進行食用。
雖說隔夜菜不具有致癌性, 但大家也應減少隔夜菜的食用量, 畢竟營養價值已經流失, 而且再次經過加熱的菜無論是口感還是色澤, 都相對較差, 不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