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臨床補液原則

臨床醫學上也有許多比較少見的疑難雜癥, 例如電解質紊亂, 這是一種相對比較少見的問題。 當出現電解質紊亂問題之后, 為了維持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運作, 需要及時去醫院補液治療。 由于每一位患者的身體情況不一樣, 所以補液治療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那么臨床補液原則又會是怎樣的呢?

一、補液

補液原則:先快后慢、先膠后晶、先濃后淺、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缺啥補啥。

注:休克時先晶后膠。

補液量=1/2累計損失量當天額外損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計算補液量=尿量+500ml。 若發熱病人+300ml×n

1.補鉀:

補鉀原則:①補鉀以口服補較安全。

②補鉀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

③濃度一般1000ml液體中不超過3g。

④見尿補鉀。 尿量在>30ml/h。

細胞外液鉀離子總含量僅為60mmol左右, 輸入不能過快, 一定要見尿補鉀。

⑤低鉀不宜給糖, 因為糖酵解時消耗鉀。 100g糖=消耗2.8g 鉀。

輕度缺鉀3.0――3.5mmol/l時,全天補鉀量為6――8g。

中度缺鉀2.5――3.0mmol/l時,全天補鉀量為8――12g。

重度缺鉀

2. 補鈉:

血清鈉

公式:

應補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體重(kg)×0.6(女性為0.5)

應補生理鹽水=[142-病人血Na+(mmol/l)]×體重(kg)×3.5(女性為3.3)

氯化鈉=[142-病人血Na(mmol/l)]×體重(kg)×0.035(女性為0.03)

或=體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為0.5)÷17

3.輸液速度判定

每小時輸入量(ml)=每分鐘滴數×4

每分鐘滴數(ivgtt/min)=輸入液體總ml數÷[輸液總時間(h)×4]

輸液所需時間(h)=輸入液體總ml數÷(每分鐘滴數×4)

4.靜脈輸液滴進數計算法

①已知每h輸入量, 則每min滴數=[每h輸入量×每ml滴數(15gtt)]/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數, 則每h輸入量=[每min滴數×60(min)]/每min相當滴數(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體重(kg)×0.6。

首日頭2――4小時補給計算量的1/2。 CO2cp正常值為22――29%。

如未測定二氧化碳結合力, 可按5%碳酸氫鈉每次溶液5ml/kg計算(此用量可提高10容積%)。

必要時可于2~4 小時后重復應用。

二、20%甘露醇8克靜點正常情況下能帶出液體為100毫升。

三、熱量(能量)的計算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約需熱量(能量):25――30kcal/kg/日

成人每天基礎熱量(能量):1kcal×24×體重(kg)

三大產熱營養素:蛋白質4.1kcal/g

脂類(脂肪)9.3kcal/g

碳水化合物(糖類)4.1kcal/g

注:卡路里(cal)的定義:將1克水在1大氣壓下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

熱量單位換算公式:

1kcal=1000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粗略計算熱量:

50g大米或50g白面(相當于小米50g、掛面50g、蘇打餅干50g、高粱米50g、干粉條25g、涼粉750g、土豆250g、咸面包60g)=180kcal

50g瘦肉(相當于雞蛋50)=80kcal

250g牛乳(相當于豆漿300g、牛乳粉18g、酸奶1瓶)=160kcal

1湯勺花生油(相當于花生米30粒、核桃2個、葵花籽18g、南瓜籽18g、芝麻醬9g、帶殼花生25g)=80kcal

500g――750g蔬菜(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芹菜、萵筍、西葫蘆、西紅柿、冬瓜、黃瓜、茄子、絲瓜)=80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