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嗜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標準

人體中含有非常多的細胞, 這些細胞結構就像是人體器官一樣, 對我們的身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障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每一個細胞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 當細胞出現了某種問題, 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那麼, 當人體中的嗜中性粒細胞出現異常問題, 又應該如何治療呢?

中性粒細胞是體內主要的吞噬細胞,能夠吞噬病原微生物,組織碎片,以及其他異物,特別是急性化膿性 細菌,起著抵禦感染的

嗜酸性粒細胞主要是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速髮型過敏反應中的作用,並參與對蠕蟲的免疫反應.

嗜鹼性粒細胞細胞質中的顆粒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一方面引起哮喘等過敏反應的症狀,一方面可通過釋放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數A,把嗜酸性粒細胞吸引過來,聚集與局部以限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過敏反應中的作用,

白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

體積比紅細胞大, 能作變形運動, 具有防禦和免疫功能。 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 男女無明顯差 別。 嬰幼兒稍高於成人。 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 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 均略有增多。 在疾病狀態下, 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 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 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 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 細胞呈球形, 直徑10-12μm, 核染色質呈 團塊狀。 核的形態多樣, 有的呈臘腸狀, 稱杆狀核;有的呈分葉狀, 葉間有細絲相連, 稱分葉核。 細胞核一般為2~5葉, 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 在某些疾病情 況下, 核1~2葉的細胞百分率增多, 稱為核左移;核4~5葉的細胞增多, 稱為核右移。 一般說核分葉越多,
表明細胞越近衰老, 但這不是絕對的, 在有些疾病情 況下, 新生的中性粒細胞也可出現細胞核為5葉或更多葉的。 杆狀核粒細胞則較幼稚, 約占粒細胞總數的5%~10%, 在機體受細菌嚴重感染時, 其比例顯著增高。

如果有患者出現了上面的問題, 會很容易使得患者出現危險的情況, 為了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 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以免病情蔓延, 無法控制。 希望大家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起責任, 最好是能定期的去醫院做身體檢查, 在發現問題的時候, 可以得到及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