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
概述
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種非特異性炎性病變,
多發生在感染之後,
炎症常累及幾個髓節段的灰白質及其周圍的脊膜、並以胸髓最易受侵而產生橫貫性脊髓損害症狀。
部分病人起病後,
癱瘓和感覺障礙的水平均不斷上升,
最終甚至波及上頸髓而引起四肢癱瘓和呼吸肌麻痹,
並可伴高熱,
危及病人生命安全,
稱為上升性脊髓炎,
以下主要介紹急性橫貫性脊髓炎。
病因
病因未明,
可能由於某些病毒感染所致,
或感染後的一種機體自身免疫反應,
有的發生於疫苗接種之後。
以青壯年多見。
症狀
一、運動障礙:
以胸髓受損害後引起的截癱最常見,
如頸髓受損則出現四肢癱,
並可伴有呼吸肌麻痹。
早期脊髓休克階段。
倘病變重,
範圍廣或合併有尿路感染等併發症者,
脊髓休克階段可能延長,
有的可長期表現為弛緩性癱瘓,
或脊髓休克期過後出現痙攣性屈曲性肢體癱瘓,
此時肢體屈肌張力增高,
稍有刺激,
雙下肢屈曲痙攣,
伴出汗、豎毛反應和大小便自動排出等症狀,
稱為脊髓總體反射。
以上情況常提示預後較差,
一些患者可終生癱瘓致殘。
二、感覺障礙:
損害平面以下肢體和軀幹的各類感覺均有障礙, 重者完全消失。
三、植物神經障礙:
脊髓休克期, 排尿功能喪失, 尿瀦留, 尿容量可達1000ml以上;當膀胱過度充盈時, 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 謂之充盈性尿失禁。 如病變繼續好轉, 可逐步恢復隨意排尿能力。 此外, 脊髓休克期尚有大便秘結、損害平面以下軀體無汗或少汗、皮膚乾燥、蒼白、發涼、立毛肌不能收縮;休克期過後, 皮膚出汗及皮膚溫度均可改善。
檢查
1、急性期周圍血白細胞總數可稍增高。
腦脊髓液壓力正常,
除脊髓嚴重腫脹外,
一般無椎管梗阻現象。
腦脊液細胞總數特別是淋巴細胞和蛋白含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但也可正常。
腦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可有異常。
2、核磁共振顯示腦、脊髓白質內脫髓鞘性改變。
治療
一、抗炎:
早期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
1次/d,
7~10次一療程。
其後改為口服強的松30mg,
1/d。
病情緩解後逐漸減量。
二、脫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腫腫脹,
可適量應用脫水劑,
如20%甘露醇250ml靜滴,
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靜滴,
1/d。
三、改善血液迴圈: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500ml靜滴,
1/d,
7~10次一療程。
四、改善神經營養代謝機能:
VitB族、VitC、ATP、輔酶A、胞二磷膽鹼、輔酶Q10等藥物口服,
肌注或靜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