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精, 還包括血、津液的廣泛涵義。 因為血和津液都是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營養物質。
中醫養生保健認為, 人體的心、肝、脾、肺、腎都可以藏精, 但統歸於腎, 所以腎能主藏全身之精, 是生命之源泉。 腎精充足, 則全身精充足, 精充則化氣生神, 人體健而少病;精氣衰少, 則人體弱多病。 注意保精, 在養生與防病治病中都有重要意義。
《內經》認為:“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腦髓生”。 男女兩性之精媾合, 形成先天之精, 然後化生為胚胎, 孕育生命, 發展為形體臟腑, 經脈氣血。 可見, 先天之 精是在形體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物質,
養生保健專家稱後天之精來源於人體攝入的飲食物, 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穀精微。 它充養形體血脈, 促進生長發育, 並使先天之精保持生殖功能。 所以, 非先天之精無以立形體之基, 非後天之精無以成形體之壯, 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
一般女子7歲左右, 男子8歲左右, 腎中精氣開始充盛, 就出現齒更發長的生理現象。 當女子14歲左右, 男子16歲左右, 腎中精氣不斷充盛, 就產生了一種促進 性腺發育成熟的物質, 於是, 男子就產生精子, 女子就按期排卵, 月經來潮, 從而具備了生殖能力,
精氣作為人的正氣, 還有固護機體、抗禦外邪的作用, 這就是中醫養生保健所說的“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