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深睡眠益智護腦

人類約有三分之一時間處在睡眠中, 睡眠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 然而,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 加班熬夜已經成為許多人工作中的常態, 想要美美睡上一覺成為一種奢求。

諸多研究表明, 睡眠不足會給身體帶來多種危害。 2019年發表于《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 則在“危害清單”上又加上了一條:哈佛醫學院與麻省總醫院的科學家們發現, 在實驗小鼠中, 如果睡眠不規律, 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在患者的動脈里, 白細胞會侵入動脈壁, 與膽固醇等物質接觸后,

引發炎癥反應。 這就會導致動脈出現斑塊狀結構, 使動脈變得狹窄。 嚴重時, 它甚至會造成冠狀動脈疾病或是中風。

在上述研究中, 科學家們想要了解睡眠與動脈粥樣硬化之間的關系。 他們使用了一種特殊的小鼠作為實驗對象——它們天生就很容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

研究人員把這些小鼠分為兩組, 一組是“碎片化睡眠組”, 這組小鼠在睡覺時, 研究人員會用一根小棍輕輕橫掃籠子底部, 把小鼠弄醒, 人為造成小鼠睡眠的“碎片化”;另一組小鼠的睡眠則不受干擾, 作為對照。 隨后, 研究人員開始比對這兩組小鼠的生理狀況, 發現相較對照組, “碎片化睡眠組”里的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狀況更為嚴重。 如果在小鼠清醒時用小棍進行橫掃,

兩組小鼠間就不會有類似的差異。 因此研究人員確認, 這些生理上的區別, 的確是由于睡眠被打斷造成的。

睡眠的“碎片化”除了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增高外, 還會增加癡呆的風險。

研究結果發現, 大腦垃圾中主要是β-淀粉樣蛋白成分。 科學研究已經充分證明, 大腦內沉積的β-淀粉樣蛋白斑塊是造成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病因。 當這些β-淀粉樣蛋白在不同部位腦組織內沉積下來后, 就會影響該區域的神經細胞功能, 從而引發不同的神經系統癥狀, 包括記憶障礙、認知障礙、語言功能障礙、空間視覺功能障礙、情感障礙等。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沒有充足的深度睡眠, β-淀粉樣蛋白會在大腦中聚集, 影響產生深度睡眠的腦區。

由此導致的深度睡眠喪失, 會進一步阻止夜間大腦中β-淀粉樣蛋白的清除, 從而導致β-淀粉樣蛋白的積累, 形成無休止的惡性循環。

睡眠時間充足, 但深睡眠不足, 同樣會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因此, 每天僅睡7~8小時遠遠不夠, 人們更需要重視睡眠的結構和質量。 睡眠分為NREM期和REM期。 NREM期的功能主要是恢復體力, 尤其是占整體睡眠時間比例20%~25%的深睡眠期該作用更明顯;而REM期的功能主要是神經系統修復, 記憶功能增強。 平均一晚的睡眠NREM期和REM期會有4~6次的交替出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 深睡眠比例及REM期都會減少。

研究人員對豚鼠進行了一項睡眠結構的研究。 實驗使用不同劑量的右佐匹克隆組與安慰劑對照。 研究結果顯示,

右佐匹克隆1mg/kg、3mg/kg、10mg/kg組都增加了豚鼠的NREM期睡眠比例, 而且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加;三個劑量組對豚鼠的REM期并沒有影響。

國內一項通過PSG觀測患者服用右佐匹克隆前后睡眠結構變化的研究顯示, 右佐匹克隆顯著減少了入睡的一期睡眠, 增加了NERM期的深睡眠比例。

擁有合理的睡眠時間、結構, 才能獲得高質量的睡眠, 保障身心健康。 (文飛)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