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口腔潰瘍的八種療法

口瘡, 又叫口腔潰瘍病, 是一種反復發作的口腔黏膜潰瘍性損害, 病因尚不太清楚, 可能與內分泌障礙、胃腸功能紊亂、腸道寄生蟲、病毒感染、變態反應、局部刺激等因素有關。 患者自覺灼痛, 可影響進食、說話、睡眠, 且不易癒合, 常伴口臭、便秘等癥狀,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但以青壯年為多。 目前, 對該癥尚無特效療法, 但在臨床中, 下麵的驗方較有效, 供讀者選用:

一、濃茶漱口 我國明代藥典《本草綱目》稱:“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 據研究, 茶含單寧, 具有收斂作用, 可促使口腔潰瘍面癒合, 茶還能消炎殺菌,

因單寧能使單細胞菌類的蛋白質凝固, 故民間常用茶湯沖洗傷口, 以消毒殺菌, 促使傷口癒合。 茶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有抗壞血病作用)、維生素B12(能防治各類炎癥)。 其他如維生素P、維生素K等, 對口腔潰瘍面的康復均有一定作用。

二、慶大黴素療法 用消毒棉簽蘸取慶大黴素4萬國際單位2m1注射液輕塗口腔內潰瘍面, 數分鐘後再塗一次, 每日4次, 最好在三餐後和睡前漱口後塗上藥液, 一般2~3日即癒合。 如果是多發性口腔潰瘍或口腔糜爛, 可用4萬國際單位2m1慶大黴素一支, 加注射用水稀釋成10ml, 含口內3分鐘後吐出。 每6小時一次, 有較好的效果。

三、維生素E療法 取維生素E糖衣片數片研成細末, 塗敷潰瘍面上, 每日四次, 3~4天即可痊癒。 此後可每晚睡前含服l~2片,

持續含服1個月以防止復發。

四、維生素B12、維生素C療法 取維生素B12、維生素C各一片研成粉末拌勻, 用無菌棉球蘸少許, 塗於潰瘍面上, 咬合5~10分鐘, 使藥物被直接吸收(口服顯效極慢), 一般3~4次可痊癒。 其機理是:維生素B12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 但人體內維生素B12濃度很低, 很少儲存。 維生素C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減輕潰瘍面水腫。 兩藥合用, 可起到局部消炎, 抑菌止痛, 促進潰瘍面加速癒合, 並使潰瘍不易復發等功用。

五、蒲公英煎液口服並漱口

蒲公英, 味苦、甘, 性寒, 可清熱解毒。 取新鮮蒲公英100g(幹品50g), 洗淨水煎, 飲藥液並含漱.一日數次至愈止。

六、雲南白藥療法

用消毒棉簽蘸雲南白藥粉末塗敷潰瘍面, 絕大多數人用藥3天后即可痊癒。

七、中成藥外敷

用錫類散、冰硼散或喉風散噴灑於潰瘍面。

八、丹參 據報導, 用丹參15g煎服(或丹參片也可)治療口腔潰瘍, 潰瘍能很快癒合, 且很少復發, 其機理為丹參具有活血祛瘀, 改善微循環和抑菌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