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和孩子同床睡還是分開睡比較好

在和孩子睡的問題上, 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有的認為和孩子分開睡, 能夠讓孩子學會長大, 自己變得獨立一點, 而有的人卻認為, 和孩子同床睡的話, 還是會更加的有安全感, 這樣睡眠品質也比較好, 睡起來會更加的踏實, 而且晚上要方便自己照顧, 關於這個問題, 到底也不知道是誰說的比較正確的, 你下面我們來看看, 和孩子同城市還是分開睡比較好, 看一下都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母子分開睡 培養寶寶獨立性 ?

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大概在孕中期的時候, 我們就已經開始著手為寶寶挑選嬰兒床, 因為我們相信, 從一出生就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是新時代的育兒觀念, 我們甚至對老人家提出的寶寶跟著媽媽睡的要求嗤之以鼻。

實際上, 這是徹徹底底的育兒謠言。 寶寶剛從母體娩出, 還無法做到很好地調控和平衡自己的體溫,

他需要來自媽媽的溫暖。 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新生寶寶接納並信任這個世界的基礎是獲得安全感。 而最好的安全感莫過於躺在媽媽身邊, 感受還在胎兒期就非常熟悉的母親的心跳和血液流動。

想要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大可以白天讓寶寶自己睡在嬰兒床裡, 媽媽們則可以一邊忙事情, 一邊留意寶寶的動靜。 切不可為了追求所謂的獨立性, 破壞了寶寶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

西方國家正在反思分床睡的危害

近年來, 西方育兒媒體已經開始關注並反思, 從小讓孩子和父母分床睡的做法是否恰當?他們發現, 在大多數非西方國家, 孩子們從小和大人睡在同一間房子, 甚至同一張床上。 當他們長大一些,

孩子們才搬離父母的房間, 和其他的家庭成員睡在一起, 比如說兄弟姐妹。 而這樣做並沒有發現對孩子的成長或者獨立形成阻礙。

分床睡導致寶寶分離焦慮

西方的科學家們還找到一些確切的研究證明:他們過去讓孩子過早獨睡的習慣值得重新反思。 夜間分離會讓孩子們特別悲傷。 在人類進程99%的時間中, 我們的祖先都是以遊牧的方式生活。 對原始人類而言, 夜晚被獨自留下的孩子很可能被其他獸類捕食。 夜晚將孩子獨自留下, 就意味著遺棄和可能的死亡, 而由此帶來的“分離焦慮”也並非純心理的活動。

獨自睡眠的孩子, 更容易失去躺在母親身邊應有的呼吸和心肌功能的平靜。 目前, 最值得提倡的寶寶分床睡的年齡是2歲。

分床還是同床 寶寶的感受最重要!

分床睡最被認可的地方就在於, 它被認為能訓練寶寶獨立的性格, 使寶寶長大後更快樂, 更自信。 不過實際上, 不論是同床或寶寶獨睡, 都可能養成快樂、有安全感的孩子, 也都可能養出不快樂、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同床睡還是分床睡並不會導致寶寶性格出現明顯的差異。

關於和孩子分床睡還是同床睡, 主要是看寶寶的感覺, 如果寶寶是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話, 還是要讓孩子和媽媽一起睡的, 如果還是喜歡自己睡, 你可以放一個床放在自己的大床旁邊, 這樣的話也方便好照顧孩子, 孩子到一定的年齡, 都是想要自己睡的, 她感覺那樣睡起來更加的舒服, 所以我們不要過於著急,

把孩子給分開睡, 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