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癌症患者最想問的四個問題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周芳堅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金娟

近日, 北京一個民政會議上透露出一則數字, “北京每年火化的8至9萬具遺體中, 有4萬以上是死於癌症”。 據記者瞭解, 廣州戶籍居民, 每年死亡人數中也有四分之一死於癌症。 可見, 癌症就是當今社會的“流行病”。 然而, 對於癌症的治療, 微信、微博、朋友圈各有說法, 讓人產生不少的誤解, 以至於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記者從醫院收集了患者和家屬一些常見的說法, 現在就請專家來解解疑。

疑問1

化療和放療, 副作用太大,

很多人都耐受不了, 能不用就不用吧?

曾經有人說, 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 還有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 這被“治死”無非就是指治療的副作用大。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芳堅說, 化療、放療和手術對病人來說, 治療的副作用的確可能十分嚴重。 畢竟, 用來殺死癌細胞的方法不可避免地也會影響正常細胞, 比如化療時, 病人會出現脫髮、嘔吐、乏力、發燒、貧血等。

但是, 也無需製造對化療的恐怖氣氛, 現在的化療藥物遠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的副作用, 而且化療的確有效, 比如2011年, 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刊出一項研究, 123項隨機對照試驗10萬名女性, 得出結論:針對乳腺癌患者, 化療比起不化療能平均降低三分之一的 10 年死亡率。

另外, 由於採用新技術, 放療的副作用也逐漸減少。 據省疾控中心統計顯示, 最近10年來, 廣東省鼻咽癌每年新發病例大約在6000例, 這其中有40%-50%的新診斷病例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療科進行治療, 由於使用了先進的精准放療技術, 不僅副作用減少, 而且將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 生存品質也比以前明顯提高。

疑問2

“帶瘤生存”, 不是更危險, 更容易導致癌症的復發轉移嗎?醫生建議“帶瘤生存”是不是消極對待病患?

“帶瘤生存”一直是很多專家提倡的觀念。 但是“帶瘤生存”是有條件的, 通常針對晚期癌症患者。 早期和中期癌症患者應積極地進行根治性治療(比如根治性手術切除或根治性放療等),

通過手術和放療能治癒早期的腫瘤患者。 而帶瘤生存就是指無法清除腫瘤了。

當然, “帶瘤生存”並非等於放棄治療。 周芳堅說, 對於晚期癌症, 因為治癒的可能性很小, 一般建議比較保守的治療, 此時治療目的應以減輕痛苦、改善全身情況、保存生活品質為主, 原則上不選擇根治性的方案。

通常“帶瘤生存”的保守治療, 多數是通過選擇搭配一些副作用和併發症較少的治療方法, 如溫和的口服化療、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精確定位的局部短程放療、熱療等, 以盡可能小的痛苦或影響來控制腫瘤的進展, 使它不會影響到身體正常機能的發揮和運行, 從而幫助患者減輕痛苦, 延長生存期。

疑問3

晚期癌症哪能治得好?與其在醫院折騰人,

不如早點放棄治療, 回家好好休養, 免受治療之苦。

周芳堅說, 早期癌症可以治癒, 但是當病情進展到晚期, 治癒的希望可就十分渺茫了, 因為此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 那麼是繼續治療還是放棄?這是每一個晚期癌症患者面臨的問題。

這裡需要明確的是, 晚期癌症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延長生存和減輕痛苦, 讓患者平靜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然而, 大約有70%的晚期癌症患者會出現疼痛, 此時的治療則是對症治療了, 比如大部分癌痛可以通過規範使用止痛藥而得到緩解。 癌症引起的胃腸梗阻, 可以通過手術或放入支架來解除, 或用中藥保留灌腸來解決;腦轉移癌引起的頭痛、嘔吐等症狀,

可以通過藥物降顱壓或放療來解除。

事實證明, 通過合理的對症治療, 包括中醫藥和一些西醫治療手段, 能為病人解除癌症引起的各種痛苦, 提高生活品質, 延長生命。 因此, 晚期癌症病人不要輕易放棄治療, 特別是癌痛。

所以, 在癌症晚期, 病人也需要活得有尊嚴。 醫生要做的, 不僅僅是告訴病人及其家屬各種治療方案的利弊, 各種概率數位, 還要根據病人不同的心理狀況, 幫助病人厘清思路, 從專業和理性的角度給出建議, 再由病人自己做選擇。 也建議家屬和患者在經過充分的考慮後才作出決定。

疑問4

有很多癌症位置特殊, 手術的風險大, 現在湧現出很多新的治療方法, 或者都嘗試一下?

手術、放療、化療是癌症的常規治療方法,

這幾年, 新技術層出不窮, 比如免疫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納米刀等。 很多患者對新技術卻趨之若鶩, 以為效果很神奇。

但是, 每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並不是“萬金油”。 比如,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來說, 除非有靶點才可以進行靶向治療, 而靶向治療還有耐藥性問題。 而免疫治療還只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批准為二線治療, 僅有在手術、放化療等一線治療手段無效或效果不好時才會使用。 而納米刀目前僅用於肝癌和胰腺癌患者。

另一個問題就是新技術起初的效果可能比較好, 也許能延長生命幾個月, 但動輒卻要幾十萬的治療費用, 這對於絕大多數患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周芳堅說, 一些新興的治療要因人而異, 能夠獲益再去嘗試。

不過,周芳堅說,如果是藥物臨床試驗或新技術招募病人,那麼還是建議嘗試,畢竟免費而且有可能獲益。更重要的是,自己可能為某一種癌症治療作出巨大貢獻,是一件值得尊敬的善舉。

資料說話

癌症離你有多近?

中國腫瘤登記中心2013年發佈資料,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人數為312萬(占全球癌症總發病人數的五分之一),即每6分鐘就有1人查出癌症來;2013年我國因癌症死亡人數為270萬(占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根據這幾年增長趨勢來推算,到2020年我國癌症每年新發病人數將達到400萬。按照癌症目前這種發病態勢,每個人一生中得癌症的機會是1/5。

患癌多晚才被發現?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有個統計,該中心2014年1-6月新入院的癌症病人中,早期癌症病人只占38.80%,另外61.20%則屬於晚期。

與我國相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癌症病人中早期患者的比例很高,例如前列腺癌,晚期病人只有5%,而我國目前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比例高達60%以上。

晚期癌症治療效果有多差?

用目前已有的手段或方法,晚期癌症治療效果不好的局面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通常,腫瘤用五年生存率表示手術治療後的長期生存狀況,如果術後生存超過五年,就叫臨床治癒。能夠臨床治癒的腫瘤幾乎全是早期腫瘤。

能夠獲益再去嘗試。

不過,周芳堅說,如果是藥物臨床試驗或新技術招募病人,那麼還是建議嘗試,畢竟免費而且有可能獲益。更重要的是,自己可能為某一種癌症治療作出巨大貢獻,是一件值得尊敬的善舉。

資料說話

癌症離你有多近?

中國腫瘤登記中心2013年發佈資料,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人數為312萬(占全球癌症總發病人數的五分之一),即每6分鐘就有1人查出癌症來;2013年我國因癌症死亡人數為270萬(占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根據這幾年增長趨勢來推算,到2020年我國癌症每年新發病人數將達到400萬。按照癌症目前這種發病態勢,每個人一生中得癌症的機會是1/5。

患癌多晚才被發現?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有個統計,該中心2014年1-6月新入院的癌症病人中,早期癌症病人只占38.80%,另外61.20%則屬於晚期。

與我國相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癌症病人中早期患者的比例很高,例如前列腺癌,晚期病人只有5%,而我國目前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比例高達60%以上。

晚期癌症治療效果有多差?

用目前已有的手段或方法,晚期癌症治療效果不好的局面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通常,腫瘤用五年生存率表示手術治療後的長期生存狀況,如果術後生存超過五年,就叫臨床治癒。能夠臨床治癒的腫瘤幾乎全是早期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