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有很多意外發生,
而骨折其實在生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
可是很多人在發生骨折的時候,
都是不知道如何護理癒合的,
所以才導致骨折遲遲不能好。
生活中影響到骨折癒合的因素是不少的,
我們一起來來瞭解一下。
(1)全身因素①年齡:骨折愈合速度與年齡關係密切,
年齡越小骨折癒合越快,
年齡越大骨折癒合越慢。
②健康狀況:身體強壯,
氣血旺盛,
骨折癒合較快;反之,
身體虛弱或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糖尿病、結核病、重度營養不良、鈣代謝障礙、骨軟化症、骨折後有嚴重併發症者,
骨折癒合遲緩。
③激素的影響:研究證明,
可的松可以影響骨折癒合的速度。
某些實驗研究證明,
生長激素,
甲狀腺素、降鈣素、胰島素、維生素A、維生素D,同化激素等可促進骨折癒合,
但在臨床上還沒有大量的病例報告。
④運動和骨折的局部應力狀態:有神經損傷的肢體骨折癒合慢,
認為這與骨折端應力刺激減少有關。
功能鍛煉可以加快骨折癒合的速度,
認為這是垂直於骨折間的應力刺激了成骨過程。
(2)局部因素①骨折損傷程度:一般大塊骨塊缺損的骨折,
或軟組織嚴重損傷,
斷端血腫較大,
骨膜損傷嚴重,
則骨折的愈合速度較慢。
如果軟組織損傷較輕且血腫較小,
或骨折移位小且骨膜損傷較輕,
則骨折癒合得就較快。
②斷端接觸面積大小:一般來講,
斷端接觸面積大者,
容易癒合,
斷端接觸面積小者,
則癒合較難。
困此,
整複後對位良好的骨折癒合快,
對位不良者癒合慢。
斜形、螺旋形骨折比橫斷骨折癒合快。
③斷面接觸緊密程度:骨折斷面接觸的緊密程度也與愈合速度有關。
接觸越緊密,
越容易癒合,
如嵌人骨折比骨折端有間隙或明顯分離的容易癒合。
由於整複不良,
或任何不適當的內、外固定,
使骨折端仍有成角、移位、分離,
均可造成骨折不癒合或遲緩癒合,
尤其是在使用牽引固定或內固定時,
使骨折端未能接觸,
哪怕是僅有1毫米的空隙,
也會發生骨折遲緩癒合。
④骨折的類型:骨松質骨折,
由於其接觸面大,
血運良好,
則癒合較快,
而皮質骨的癒合過程較複雜,
如果整複差,
對位不良,
固定不合理,
則癒合時間較長。
⑤特殊暴力:由特殊暴力如被高壓電擊傷或槍彈擊傷而發生骨折時,
由於強大電流或高溫的作用,
骨折端軟組織壞死嚴重,
造成骨折不癒合或遲緩癒合。
⑥過早活動與負荷:骨折復位後,
患者過早從事不合理的活動或患部過早負重,
亦不利於骨折癒合。
⑦軟組織夾入:如骨折斷端間有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夾入,
則使骨折癒合難或不癒合。
⑧感染:感染可以引起局部長期充血脫鈣,
而骨化過程要等到感染停止、充血消失之後才能開始,
如果感染長期得不到控制,
骨折癒合就會延遲或不癒合,
嚴重者,
引起骨壞死,
會導致肢體殘疾。
⑨斷端血供:骨折局部組織的再生,
需要足夠的血液供應。
血液供應良好的部位癒合較快,
反之,
愈合速度緩慢,
甚至發生遲緩癒合、不癒合或缺血性骨壞死。
⑩病理骨折:骨病和腫瘤造成的病理骨折,
一般是可以癒合的,
但惡性腫瘤病人發生骨折時,
往往預後不良。
(3)醫源性因素①治療不當:不正確的治療措施,
如粗暴或反復多次手法整複、不必要的手術切開復位以及術中不適當地剝離骨膜,
都可損傷骨端血液迴圈,
影響骨折的癒合。
②過度牽引:牽引力過大,
造成骨端分離,
不利於骨折癒合。
③固定不當:固定方法不適當,
如小夾板固定綁紮過緊過松,
夾板或石膏的固定範圍不夠,
或內固定固定不牢,
或固定時間太短,
都可影響骨折癒合。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關於影響骨折癒合的一些因素,
我們大家可以知道影響到骨折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若是發生骨折的話,
就要多加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