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雞肉和鴨肉 男人吃哪種更滋補

中醫認為雞的功能溫中、益氣、補虛, 故雞是一種很好的滋補性食物。 鴨性平或偏涼, 味甘鹹, 功能滋陰補虛, 利尿消腫。

經常有病人在看完病後問我;“大夫,

我能吃些什麼?雞能吃嗎?”或“我想吃些營養物品被補補身體, 是吃雞好, 還是吃鴨好?”……每天總有人問這些問題, 尤其是腫瘤病人能不能吃雞, 問得更多, 所以有必要說明一下。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來, 雞、鴨都是家禽類食物, 都由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組成的, 雖然含量方面有些差別, 但總的看來相差不大。 因此, 如把這些問題去問西醫, 回答恐怕只能是:“沒什麼, 都可以吃。 ”也可能因為雞肉中蛋白質多些, 脂肪少些, 可能偏向於多吃些雞。

但從中醫的辨證觀點看來, 這兩種家禽的性味和功能卻是不同的。 中醫認為雞性偏溫, 味甘。 它功能溫中、益氣、補虛。 故雞是一種很好的滋補性食物。 中醫有一本專門論述飲食療法的書,

《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雞肉補虛, 暖胃, 強筋骨, 活血調經, 止崩帶(治療月經過多和白帶), 節小便頻數。 ”所以臨床上凡見有腎虛耳聾、夜尿多、筋骨軟弱等都可用之。 尤其在江西、安徽農村所產的一種烏骨雞, 藥用價值更大, 多用於調經, 止崩漏(月經過多或時間延長、淋漓不淨)。 有名的婦科成藥“烏雞白鳳丸”即以烏骨雞為主藥製成, 可治療月經失調、貧血等。 但對有肝陽上亢的人, 如經常有頭昏、頭痛、血壓升高者;或有肝風內動, 如有手足抖動、不時抽痙、口唇麻木、中風先兆者則不能吃雞肉, 尤其是雞頭、雞腳、雞翅膀, 中醫認為能生痰、助火、動風, 更不能吃。 對於腫瘤病人是否可以吃雞, 目前尚有爭論, 有人認為不宜吃,
有人認為無妨。 我的意見是寧可不吃, 因為腫瘤是氣滯、血瘀、痰凝而成的, 雞肉能生痰、助火, 對腫瘤病變不利, 可吃鴨肉或鵝肉代替。

鴨性平或偏涼, 味甘鹹, 功能滋陰補虛, 利尿消腫。 《本草綱目》:“鴨, 水禽也。 治水利小便, 宜用青頭雄鴨;治虛勞熱毒, 宜用烏骨白鴨。 ”所以有水腫、陰虛內熱的人吃鴨子比較合適。 尤其用冬蟲夏草喂鴨, 補的作用更大, 而且風味獨特, 是一味名菜。 但鴨子性偏涼, 《隨息居飲食譜》認為凡陽虛脾弱, 外感未清, 便溏腹瀉等情況不宜吃鴨。 比較起來, 鴨肉比雞肉性平, 因此凡不能吃雞的人, 都可用鴨肉代替。 而怕冷、容易腹瀉的人, 則可以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