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什麼呢?
在人體當中, 有很多元素或者指標直接反映出身體情況, 比如有的時候缺乏一些營養元素, 就會導致身體患上一些疾病, 比如缺鈣的時候很容易患骨骼疾病, 而身體缺鐵的話則很可能患上了貧血症。 那麼, 臨床上有一種指標被稱之為甲胎蛋白, 它的高低到底代表著什麼呢?
甲胎蛋白是什麼
甲胎蛋白(AFP)是人體在胚胎時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 成人只有在懷孕或是肝臟發生病變時, AFP值才會增高。 孕期的AFP產生於卵黃囊和胎兒肝臟, 經胎兒尿液進入羊水再經胎盤滲入或經胎血進入母體血液。 當胎兒有神經管畸形, 如無腦兒或脊柱裂時, 羊水和准媽媽血中的AFP均升高。 但這不是唯一的結論性證據, 如懷有雙胞胎時, AFP水準也可能升高。 低於水準的AFP通常指示有唐氏綜合征的危險。 要根據准媽媽的年齡、體重及懷孕的時間綜合分析, 如果甲胎蛋白檢查發現有問題,
甲胎蛋白檢查作為輔助性檢查, 可以為進一步做其他項目的檢查提供依據, 避免初次產檢時做過多不必要的檢查。
什麼時候做甲胎蛋白檢查
甲胎蛋白什麼時候測?甲胎蛋白檢測在16-20周進行, 是一種無危險的血樣檢查, 測定血液中甲胎蛋白水準, 可發現神經缺損, 唐氏綜合征、腎臟和肝臟疾病等。 甲胎蛋白檢測算是一種輔助性檢查, 資料可以用來參考, 但不能完全確診, 需要根據資料再作進一步檢查。 建議每個准媽媽最好都做甲胎蛋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