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老年人感情饑餓的消除之道

目錄

第一章:關注老人感情饑餓

第二章:幫助老人解除感情空虛

第三章:如何消除“老年人奢侈恐怖症”

編者按:子女們工作在外, 多少老人獨守空房, 因此會覺得空虛、寂寞。 這些孤獨的情愫不利於老人身體健康。 那麼, 如何消除老人感情空虛呢?面對兒女們孝敬的東西老年人會覺得奢侈, 進而更為難過, 那麼, 下面就來學習小編的解決秘方吧。

關注老人感情饑餓

老人“感情饑餓”是指老人離退休以後在家悠閒自在, 不愁吃, 不愁穿, 唯恐無人關心他們, 失去精神寄託, 缺乏感情交流。 不久前, 國內有家精神衛生中心對部分60歲以上的老人作了一次心理調查後發現,

有54.5%的老人存在著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衛生問題。 其中老年性癡呆、孤獨、睡眠障礙、離退休不適、抑鬱與煩惱等老年情緒障礙的發病率相當高。 而且這些心理異常與家庭精神生活密切相關。 家庭成員和睦者老人心理異常的發生率為17.12%, 不和睦者為46.22%;兩代同居者為16.12%, 無子女自己獨居者為41.67%。 這就說明有無子女關照和家庭生活是否和睦, 對老人的心理狀態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為此, 作為子女, 應盡最大的努力去滿足老人的心理需要, 消除老人的“感情饑餓”。

常與老人談心 老人整日在家, 閑得有餘, 又因對子女有牽掛心理和對往事喜歡思憶, 故內心常不平靜, 精神常感苦悶。 對此, 子女們如能常和老人談心聊家常, 可使老人的心理得到滿足, 精神感到愉快。

徵詢決策意見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 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 這種心理需要, 老人更為迫切。 因此, 子女們遇到婚姻戀愛、工作、調動、晉職提薪、幼兒養育等重大問題時主動徵詢老人,

既尊重了他們, 又可學習他們的經驗, 更使他們心理上得到安慰。

關心老人生活 關心老人生活起居, 冬送棉衣夏送西瓜, 逢年過節送些禮品, 老人生日慶祝一番, 尤其是老人患病時, 更應噓寒問暖, 並盡可能陪伴老人去醫院看病。 只要時時想著老人, 他們就會感到精神有所寄託, 心理得到安慰, 情緒變得愉快, 有利於老人的身心健康和長壽。

告知行動資訊 父母十分關心子女的行動資訊。 若子女們避諱老人或不在身邊的子女無信來往, 這對老人是心理折磨。 因此, 子女們要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 不在身邊者要常寫家書, 與老人同住者要常告知外出行蹤, 以免老人思念, 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與老人們同享快樂 大多數老人有孤獨、寂寞之感, 子女們若能根據老人的不同興趣愛好, 經常與老人遊覽園林, 弈棋打牌, 看戲聽曲, 歡聚暢談, 這對老人來講, 是一種莫大的心理安慰。

支持喪偶老人再婚 子女待老人再好, 有些感情卻是子女無法替代的。 因此,

對於喪偶老人, 子女應該熱心當“紅娘”, 成全他們的婚姻, 滿足他們的感情需要, 而不應該充當不光彩的干涉者。

幫助老人解除感情空虛

老年人孤獨的原因

1、因離退休而離開了工作單位和同事, 從開放的大範圍退縮到封閉的小圈子, 原有的知識結構, 技能訓練能力, 往往已不適應現代社會。

2、與子女合不來。 老年人與年青人的代溝有擴大趨勢, 老人固守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不為後生認可, 由此而疏於代際交往, 與子女分開生活。

3、目前我國的家庭結構已經從“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來, 成為“兩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結構, 子女婚後大多離長輩而去, 難得一聚。

4、好兒女志在四方, 壞兒女嫌棄老人。 大凡事業心強闖蕩天下的子女, 很少能廝守著老人, 伴隨父母。 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 僅對父母的遺產和勞動力感興趣, 而對老人的生活、健康狀況, 興趣愛好全然不顧。

5、興趣索然, 自娛乏門。 有不少老年人未培養起自己的興趣愛好, 離開工作崗位後, 除了吃飯睡覺, 便是看電視、身心無所依託。

6、受制於“老不正經”壓力或子女的阻攔,再婚不能。

7、隨著生活的節奏的加快,親人忙碌無暇與老人接觸。

消除老年人的孤獨感

1、樹立敬老、愛老的社會新風

讓他們感受到整個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例如逢年過節組織對孤寡老人的慰問、服務等。

2、子女應盡自己贍養、孝順老人的責任

身在外地時更要多加關心,從而讓老人享受到兒孫繞膝、晚輩噓寒問暖的天倫之樂,而不至產生被冷落、被遺棄的感覺。

3、常與老人談心

老人整日在家,活動範圍小,又年老、體弱多病,加上對子女的牽掛和對往日好友的思念,內心常常不平靜。精神上的這些苦惱、煩悶、憂慮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訴說。小輩如能抽時間常和老人談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滿足,同時也利於家庭氣氛的和睦。

4、探尋家門內外無數消閒自娛之道

老年人是得天獨厚的“悠閒族”,有人稱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沒有子女相隨,卸了撫育重擔,正可自尋樂趣。魚蟲花鳥、走親訪友、優哉遊哉(旅遊),身心怡然。甚至有點癖好也無妨,幽默閒適大師林語堂稱:“名、利、色、權,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可見有了這種消閒自娛、仰賴健全、樂觀的心態,就會感覺到越活越有味。

5、支持喪偶老人再婚

子女對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卻是子女無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當子女的也滿足不了的。因此,對於喪偶老人,子女應該熱心當“紅娘”,成全他們的婚姻,不應充當不光彩的干涉者。

如何消除“老年人奢侈恐怖症”

陳大爺今年70多歲了,兒子經濟條件比較好。但平日裡,他最看不慣兒子花錢大手大腳,從不和家人“下館子”剩菜剩飯也不願扔。家人無奈,到心裡診所諮詢,才知道陳大爺可能患上了“老年人奢侈恐怖症”。

對此,國家二級心裡諮詢師李琦指出,很多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老年人奢侈恐怖症”。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遠超過老年人接受事物的速度,面對新鮮事物,老年人無從瞭解它們的用途以及帶來的便利,在這樣無所適從的情況下,老年人只能將注意力放至其價錢上。而艱苦歲月的親身經歷,讓老年人產生了一種“居安思危”的慣性觀念,所以往往對於兒女的“奢侈”行為感到害怕。

專家建議說,對於消費品和消費場所,應提前向老人進行介紹其消費的內容,包括其使用的方法以及它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必要時主動示範,這樣就避免了老人的無所適從感,從而能在消費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平時,作為老人的子女更要有孝心和耐心,多同老人耐心地闡述觀念的改變。讓老年人意識到,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的當下,合理的、必要的消費不僅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同時還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作為子女,應當適當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讓他們能夠從子女的家庭、能力、事業諸方面相信子女能夠應付這樣的消費水準,進而更安心地進行消費。

“老年人奢侈恐怖症”多數是靠自己治好的,即使去醫院,心理醫生只是詢問一些問題加以輔導,其實主要還是靠自己的意志。老人也應當積極改變心態,試著多瞭解和接觸社會中的新鮮事物,特別是那些對當今社會發展起著至關影響的消費品,並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支援家人的正當消費。

總結:老年人感到孤獨寂寞,是需要更多的關愛,而兒女們孝敬的方式會事老人覺得浪費,更加的鬱悶。他們希望的是兒女們多一些時間陪他們。那麼,老人年的奢侈恐懼症要消除,才能達到身心健康,才會快樂長壽。(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號:2012年2月號,作者:李俊主、,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6、受制於“老不正經”壓力或子女的阻攔,再婚不能。

7、隨著生活的節奏的加快,親人忙碌無暇與老人接觸。

消除老年人的孤獨感

1、樹立敬老、愛老的社會新風

讓他們感受到整個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例如逢年過節組織對孤寡老人的慰問、服務等。

2、子女應盡自己贍養、孝順老人的責任

身在外地時更要多加關心,從而讓老人享受到兒孫繞膝、晚輩噓寒問暖的天倫之樂,而不至產生被冷落、被遺棄的感覺。

3、常與老人談心

老人整日在家,活動範圍小,又年老、體弱多病,加上對子女的牽掛和對往日好友的思念,內心常常不平靜。精神上的這些苦惱、煩悶、憂慮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訴說。小輩如能抽時間常和老人談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滿足,同時也利於家庭氣氛的和睦。

4、探尋家門內外無數消閒自娛之道

老年人是得天獨厚的“悠閒族”,有人稱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沒有子女相隨,卸了撫育重擔,正可自尋樂趣。魚蟲花鳥、走親訪友、優哉遊哉(旅遊),身心怡然。甚至有點癖好也無妨,幽默閒適大師林語堂稱:“名、利、色、權,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可見有了這種消閒自娛、仰賴健全、樂觀的心態,就會感覺到越活越有味。

5、支持喪偶老人再婚

子女對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卻是子女無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當子女的也滿足不了的。因此,對於喪偶老人,子女應該熱心當“紅娘”,成全他們的婚姻,不應充當不光彩的干涉者。

如何消除“老年人奢侈恐怖症”

陳大爺今年70多歲了,兒子經濟條件比較好。但平日裡,他最看不慣兒子花錢大手大腳,從不和家人“下館子”剩菜剩飯也不願扔。家人無奈,到心裡診所諮詢,才知道陳大爺可能患上了“老年人奢侈恐怖症”。

對此,國家二級心裡諮詢師李琦指出,很多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老年人奢侈恐怖症”。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遠超過老年人接受事物的速度,面對新鮮事物,老年人無從瞭解它們的用途以及帶來的便利,在這樣無所適從的情況下,老年人只能將注意力放至其價錢上。而艱苦歲月的親身經歷,讓老年人產生了一種“居安思危”的慣性觀念,所以往往對於兒女的“奢侈”行為感到害怕。

專家建議說,對於消費品和消費場所,應提前向老人進行介紹其消費的內容,包括其使用的方法以及它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必要時主動示範,這樣就避免了老人的無所適從感,從而能在消費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平時,作為老人的子女更要有孝心和耐心,多同老人耐心地闡述觀念的改變。讓老年人意識到,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的當下,合理的、必要的消費不僅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同時還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作為子女,應當適當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讓他們能夠從子女的家庭、能力、事業諸方面相信子女能夠應付這樣的消費水準,進而更安心地進行消費。

“老年人奢侈恐怖症”多數是靠自己治好的,即使去醫院,心理醫生只是詢問一些問題加以輔導,其實主要還是靠自己的意志。老人也應當積極改變心態,試著多瞭解和接觸社會中的新鮮事物,特別是那些對當今社會發展起著至關影響的消費品,並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支援家人的正當消費。

總結:老年人感到孤獨寂寞,是需要更多的關愛,而兒女們孝敬的方式會事老人覺得浪費,更加的鬱悶。他們希望的是兒女們多一些時間陪他們。那麼,老人年的奢侈恐懼症要消除,才能達到身心健康,才會快樂長壽。(文章原載于《益壽文摘》,刊號:2012年2月號,作者:李俊主、,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