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眼鏡驗光流程

如果感覺到看東西不清晰的話, 很有可能是得了近視, 需要到醫院或者專業的眼鏡店去做詳細的檢查。 一旦確定為近視的話, 就要去配眼鏡來矯正視力和防止視力下降。 而在配眼鏡的過程當中, 就需要驗光來瞭解眼睛的具體情況。 第一次配眼鏡的人可能對此不太瞭解,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驗光的標準流程。

一、 問診

1. 舊眼鏡的情況

舊鏡的戴鏡時間,配鏡的歷史、種類、屈光度、矯正視力、使用年限、使用狀況、滿意程度,有無眼疾。

2. 新眼鏡的情況

配新鏡的目的,視力期望值、新眼鏡的種類。

3. 顧客的個人情況

二、 電腦驗光

1. 目的

初步瞭解顧客的屈光狀態。

2. 注意點

讓顧客保持舒適、自然的姿勢,請顧客務必放鬆。

事先說明電腦驗光的過程和要點。

驗光人員先右後左,動作輕柔。

對準被測眼,將圖像調到清晰並記錄,單眼測量三次,換另一隻眼用同樣方法測量並列印。

三、 裸眼視力檢查及舊眼鏡矯正視力檢查

1. 裸眼視力檢查的目的

讓顧客熟悉視力表,主視眼的檢查 (看視標的時間不要太長,遮眼板不要碰到顧客的皮膚,要放在眼前。

2. 舊眼鏡的矯正視力和平衡測試

通過瞭解顧客舊眼鏡的矯正視力, 判斷顧客對矯正視力的期望值; 檢查舊眼鏡的實力平衡 狀況(舊鏡從 0.6視標開始。

3. 視力的檢測方法

從大視標到小視標,每個視標的判斷時間控制在 3秒鐘左右,準確率超過 75%算通過。

4. 先測單眼,再測雙眼

5. 用焦度計對被檢者所戴原鏡的球、

柱頂焦度及軸位元和光學中心, 水準距及光學中心垂直互差進行檢測,以供驗光時做參考。

6. 初步判斷電腦驗光結果的準確度

四、 瞳距的測量

1. FPD :遠瞳距,用二次測量法

2. NPD: 近瞳距,相應的距離上的近瞳距

五、 綜合驗光儀的調整

1. 開啟電源:連接電源、開啟開關。

2. 試片歸零:球鏡、柱鏡歸零、軸向歸到 90°或 180°。

3. 調整高度:讓被檢者安坐檢查椅上,調整升降座椅或驗光儀高度,使被檢者坐姿舒適,眼位高度與與投影視標的高度相等。

4. 調整垂直平衡(即水準) :使被檢者額頭緊貼額托,調整驗光儀水準調整旋鈕,使氣泡居中,驗光頭保持水準。

5. 調整光心距(即瞳距) :調整瞳距旋鈕將已測量好的瞳距設置好,使被檢者雙眼位於視孔中心。

6. 調整鏡眼距:調整額托旋鈕,在 20cm 處觀察視窗,使得角膜頂點與最長線相切。

六、 遠霧視

1. 投放 0.3視標

近視以 -0.25D 為梯度同步遞減,遠視以 0.25D 為梯度同步遞增。

2. 將雙側視孔球鏡光度以 0.25D 為梯度同步變化,直到 0.3視標模糊為止。

此項檢查,對遠視性屈光不正少年或近視調節不穩定的青少年尤為重要。

七、 主觀檢查

1. 散光盤檢查

初步確定散光大致方向,初步確定散光光度。

2. 初步紅綠 平衡測試

3. 交叉柱鏡精調柱鏡試片軸向

4. 交叉柱鏡精調柱鏡試片的焦度

5. 二次紅綠視標檢查

八、 雙眼平衡檢測

1. 雙眼霧視:雙眼同時去遮蓋,雙眼前同時等量加上 +0.75DS球鏡進行霧視,雙眼最佳視力在 0.5~0.8之間則達到理想霧視狀態。

2. 棱鏡分離:投放斑點狀視標或最好視力的上一行視標, 旋入旋轉棱鏡。

3. 雙眼同時同步去霧視。

九、 雙眼紅綠測試 近視:紅加綠減,遠視相反

1. 於雙眼前再次投放紅綠視標,觀察順序是先綠、後紅、再綠。

2. 比較紅、綠色背景下的,視標的清晰度是否一樣,若清晰度一樣則說明球鏡矯正剛剛好, 無需調整,直接進入下一步。 若不一樣清晰則需進一步調整球鏡達到紅綠視標一樣清晰。

十、 試戴

1. 根據實際使用環境, 注意觀察顧客反應:實際使用環境下視力的滿意程度光度儘量大於 等於舊鏡,降度數時要詳細說明顧客對此視力的舒適感。

2. 根據顧客的實際感受,調整度數 試框架與實際眼鏡架有差異, 在顧客無不適反應時,驗光員不宜主動降低度數。

十一、 記錄最終結果 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結合舊鏡光度,確定最終光度。

1. 綜合考慮顧客的配鏡目的、視力期望值、戴鏡歷史以及瞳距、最佳矯正度數、最佳矯正視力等等因素,在最佳矯正度數基礎上做相應的調整,再最後決定度數。

2. 配鏡原則:

近視:最佳視力的最低度數

遠視:最佳視力的最高度數 散光:准軸足光,軸位一般不需調整。

2. 配鏡原則:

近視:最佳視力的最低度數

遠視:最佳視力的最高度數 散光:准軸足光,軸位一般不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