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取向比類”中醫的本質

中醫跟西醫最大的區別就是中醫不需要通過其他的儀器去探測人體, 中醫只需要通過四診“望、聞、問、切”四種方法將人體臟腑的疾病判斷出來,

其實中醫是用了“取向比類”的方法將體內臟腑的情況通過面部, 脈象表達出來。 下面來看看詳細的關于“取向比類”的介紹。

大家普遍認為, 中醫學擅長于象思維, 與西方邏輯思維習慣不同, 是形成中醫特色的重要原因。 古人仰觀天象, 俯察地理, 仔細研究人體的各種生理、病理狀態, 逐漸構建了以元氣、陰陽五行、臟腑經絡、氣血津液、辨證論治等為基本理論的中醫學體系, 安全有效地診治疾病, 與中華民族相伴數千年, 不斷發展, 不斷進步。

然而, 自西醫學傳入我國, 以“破象”的解剖學研究方法, 探索人體內部器官結構, 用微觀的細胞、分子來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 被崇為時代新秀, 中醫學的象思維則被認為“陳腐玄虛”。

直至現在仍然有人提出“中醫是偽科學”的論調, 這阻礙了中醫學按照自身規律發展的進程, 是造成中醫在近現代逐漸衰落的重要原因。

與會的學者們指出, 取象比類的思維, 是人類最早的思維方式, 也是最根本的思維方式。 不僅人類需要象思維, 蜜蜂建巢、動物覓食也需要運用象思維;象思維不僅是人類早期的思維, 即使是高度科技文明之后, 象思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衛星發射, 既需要監測天氣、宇宙星體的相對位置, 及其變化的影響, 也需要時刻監測衛星的位置、狀態。 當衛星運行進入“盲區”沒有信號的時候, 不但屏幕上沒了圖像, 人們的心里也時刻擔心其運行是否安全。 盡管經過科學計算,

其安全概率非常高,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 隨機應變才能保證安全。

所謂“象”, 不僅有整體的形象, 而且還有屬性的象;有可見的自然之象, 也有人心(腦)里抽提出來、整合起來的“意象”。 比如我們接收到衛星的電磁信號, 通過信號可以知道其是否處于正常狀態。

#p#副標題#e#

中醫的臟象學說與此相似, 是通過四診把握外在的象, 推測人體的整體狀態是否正常。 假如判定其屬于不正常狀態(病象), 則進一步推測是屬于何種原因, 如何調控(即治療), 進而使其轉為正常。 中醫這個診治疾病的過程, 也就是人體的“象變化”、“象轉化”過程。 當然, 人體是一個自組織整體, 其調控過程比衛星飛行還要復雜得多。

錢學森先生把人體稱為開放的復雜巨系統, 就是因為人體不僅與其他生命系統一樣是向環境開放的, 而且是精神力量統攝的高級智慧生命。 一句“股票暴跌”的話, 不管載體與傳播媒介是什么, 都有可能擊垮一個人的生命。 當然, 一句激勵的話語, 也可以塑造一個英雄。 一個信息引起人體生命系統的“巨漲落”,

足以說明中醫“形神一體”觀念的巨大價值。 也就是說, 看待人體, 不能只靠其內部結構是否正常來判定。

其實, 西醫通過B超、核磁、X線檢測, 也是通過對圖像的檢測, 推測人體的健康情況, 只不過西醫重視的是結構, 由結構推求生理病理數據, 與中醫象思維注重“象的轉化”, 進行性質判斷不同。

只有認清中醫思維方式的特色, 才能沿著中醫自身的規律發展。 否則, 放棄象思維, 只重視數據的邏輯分析, 就有可能背離中醫的傳統, 逐漸“西化”, 失去獨立發展的空間。 因此, 回歸象思維, 就是找回中醫原創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是極為重要的。

盡管象思維一點也不玄虛, 中醫象思維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困惑, 這就是如何建立中醫的評價標準,

如何堅持中醫的評價標準, 使中西醫并重的衛生工作方針落到實處, 這是需要今后努力探索的重大問題。

中醫的“象”的思維在沒有系統接觸過中醫的人來看, 還是難以理解, 所以造成了現在中醫理論沒有科學依據的疑惑。 雖然現在無法解釋清楚這里面“取向比類”的科學依據, 但是我相信, 只要中醫人不放棄對“象”思維的研究, 不要被西醫過分依賴數據的思想所影響, 總有一天中醫可以解釋清楚這其中的奧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