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小憩室
十二指腸小憩室的發病原因和先天性疾病有密切關系, 以及因為胃潰瘍而形成的疤痕, 也有可能會引起患者十二指腸小憩室。 由于十二指腸小憩室不容易被發現, 所以當患者呈現出發病癥狀的時候都很容易被誤診。 而許多患者都是在做胃鏡的時候才發現存在有十二指腸小憩室, 下面的文章就給大家說明了十二指腸小憩室的相關知識。
病因
憩室產生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 多數認為是由先天性腸壁局限性肌層發育不全或薄弱, 在腸內突然高壓或長期持續或反復的壓力增高時, 腸壁薄弱處, 腸壁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脫出而形成憩室。 亦可由于腸壁外炎癥組織所形成粘連瘢痕的牽導致憩室的發生。
1.先天性憩室
少見, 是先天性發育異常出生時即存在。 憩室壁的結構包括腸黏膜下層及肌層, 與正常腸壁完全相同, 又稱為真性憩室。
2.原發性憩室
因部分腸壁有先天性解剖上的缺陷, 由于腸內壓增高而使該處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向外脫出形成憩室。 此種憩室壁的肌層組織多是缺如或薄弱。
3.繼發性憩室
多是因為十二指腸潰瘍瘢痕收縮或慢性膽囊炎粘連牽拉所致, 故均發生在十二指腸的第1部, 又稱為假性憩室。
臨床表現
十二指腸憩室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 所發生的癥狀多是因并發癥而引起。 上腹部飽脹是較常見的癥狀, 系憩室炎所致。 伴有噯氣和隱痛。 疼痛無規律性, 制酸藥物也不能使之緩解。 惡心或嘔吐也常見。 當憩室內充滿食物而呈膨脹時, 可壓迫十二指腸而出現部分梗阻癥狀。 嘔吐物初為胃內容物, 其后為膽汁, 甚至可混有血液, 嘔吐后癥狀可緩解。 憩室并發潰瘍或出血時, 則分別出現類似潰瘍病的癥狀或便血。 憩室壓迫膽總管或胰腺管開口時, 更可引起膽管炎、胰腺炎或梗阻性黃疸。 憩室穿孔后, 呈現腹膜炎癥狀。
治療
1.治療原則
有一定的臨床癥狀而無其他的病變存在時, 應先采用內科治療, 包括飲食的調節、制酸劑、解痙藥等, 并可采取側臥位或換各種不同的姿勢, 以幫助憩室內積食的排空。 由于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腸第二部內側壁, 甚或埋藏在胰腺組織內, 手術切除比較困難, 故僅在內科治療無效并屢并發憩室炎、出血或壓迫鄰近臟器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
原則上以憩室切除術最為理想。 憩室較小者可單作內翻術。 同時存在多個憩室并遇有切除技術困難時, 可采用改道手術, 即行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術和選擇性迷走神經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