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一天怎麼過最健腦?

大腦是人類使用最頻繁, 但瞭解甚少的器官。 減緩大腦的衰退速度, 讓它長期保持活躍是高品質生活的保證。 為此, 《生命時報》記者採訪解放軍第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 請她談談如何度過最健腦的24小時。

早餐:吃魚、雞蛋、藍莓和核桃等。 身體如果缺少必需的脂肪酸, 記憶力衰退和患老年癡呆的風險會增加。 魚、雞蛋、南瓜、種子類食物含有的歐米伽-3脂肪酸, 是大腦自我修復所需的營養元素之一, 能讓資訊傳遞更流暢, 説明改善大腦血流量、減少炎症發生、保持大腦活力。 在堅果中, 核桃的DHA含量最高;藍莓富含抗氧化物,

有助於加強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 有的人早餐會忽略主食, 但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為葡萄糖, 所以早餐主食不可少, 饅頭、包子、粥就是很好的選擇。

上班路上:閱讀、玩填字遊戲, 關閉導航或走路上班。 大腦就像肌肉, 需要鍛煉和刺激。 上班路上也不要讓它閑下來, 在地鐵或公交上閱讀或玩些健腦遊戲;開車時可以關閉導航, 鍛煉記憶力;走路上班也是很好的選擇, 體育鍛煉30分鐘以上可以增加血流量、保持大腦清醒, 還能減少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循環系統疾病風險;即使是低強度的鍛煉, 也能振奮精神。

午餐:吃鮮脆的蔬菜, 如胡蘿蔔、芹菜、青椒, 飯後散步。 中午容易困倦, 胡蘿蔔、芹菜、青椒等蔬菜或百里香、迷迭香等香料富含木犀草素、抗氧化類黃酮等神經保護劑,

將其加入午餐, 不僅醒腦, 還能預防、緩解老年癡呆。 吃完午飯最好散散步、休息一下, 保持大腦血流暢通。

下午:喝薄荷茶或柑橘茶, 做點小改變。 下午茶不妨喝點含有木犀草素的薄荷茶和柑橘茶, 能防止大腦缺水。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 大腦缺水會導致成人工作效率降低。 生活中, 做出一些小改變能給大腦帶來不同的刺激, 激發活力, 如下班走走不同的路線、換一隻手接電話等。

晚上:與朋友或家人社交, 不看電視。 社交活動或其他精神刺激性活動能讓大腦保持興奮, 比如國際象棋、繪畫、縫紉等。 平時主動去做些有挑戰的事情,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看電視、玩手機上。 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州研究教育機構的一項研究顯示,

一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 認知能力的衰退速度會翻倍。

睡覺前:遠離電子設備, 喝杯熱巧克力。 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刺激大腦, 影響睡眠品質, 使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 最好睡前一小時關掉它們。 臨睡前也可以喝一杯熱巧克力。 一項針對50~69歲健康人群的研究顯示, 連續三個月攝入黃烷醇含量高的飲品, 能減少記憶衰退。 熱巧克力中就含有大量的黃烷醇。

睡眠:右側臥睡姿。 好睡眠與姿勢也有一定關係, 當向右側睡時, 身體可以排出β-澱粉樣蛋白等“消耗大腦”的廢物, 保證睡眠品質和第二天大腦的活力。 ▲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