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照藍光的標準

照藍光是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手段, 這種光照療法被認為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而黃疸是大多數的新生兒有的, 這是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於皮膚、黏膜黃疸為特片的病症, 簡單的說就是身上的皮膚、眼白、手心腳心變成了黃色, 但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要照藍光, 下面就來看一下新生兒照藍光的標準是什麼。

一、小兒黃疸值多少需要照藍光

血清膽紅素大於255μmol/L(15.0mg/dl)時, 才需要進一步治療, 也就是照藍光。 在國內一般只要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L(12mg/dl), 即為正常的生理性黃疸, 其實約10年前國外研究報告就指出, 如果純母乳餵養的血清膽紅素大於300μmol/L(17.5mg/dl);配方奶餵養的血清膽紅素大於255μmol/L(15.0mg/dl)時, 才需要進一步治療, 2014年更有研究指出, 新生兒出生4天后若血清膽紅素要大於306μmol/L(18mg/dl), 才需治療。 因此, 如果寶寶黃疸值低於15, 是不需要照藍光治療的。

二、小兒黃疸在照藍光時, 需要注意以下護理細節:

1、眼睛要用眼罩保護, 會陰部也要遮蓋以避免粘膜受損。

2、注意藍光箱的溫度, 避免溫度過高。

3、注意給孩子適當多喝水, 因為藍光治療會導致水分丟失得多。

4、因為在藍光箱裡, 身上沒衣服, 也沒有家長的懷抱,

孩子會沒有安全感, 容易出現哭鬧不安, 必要時可用些鎮靜催眠藥, 如魯米那, 讓孩子安靜睡覺, 而魯米那本身又是肝酶誘導劑, 對黃疸的消退也有幫助。

5、藍光治療後, 孩子可能會出現疲倦和不愛吃奶的現象, 這是藍光治療的不良反應之一, 一般讓孩子多喝水,

睡覺好, 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6、要定時用經皮測黃機測一測黃疸指數, 如果經藍光治療而指數一點都不降, 那就要注意存在“青銅症”的可能, 這也是不良反應之一。

7、一般是間隔照藍光, 比如照六小時停六小時再照, 與不間斷的持續照效果沒有明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