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抑郁藥或有助預防早老性癡呆
新華網華盛頓5月14日電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 常用抗抑郁藥西酞普蘭可減少一種腦蛋白, 該蛋白被認為是造成早老性癡呆的主要“元兇”之一。 但科學家也表示,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促使他們建議服用這種藥來預防早老性癡呆。
早老性癡呆又稱阿爾茨海默氏癥, 是常見的癡呆類型。 患者大腦中貝塔淀粉樣蛋白出現異常堆積, 形成斑塊, 導致記憶力下降。 目前, 這種病尚無有效療法。
華盛頓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14日在美國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報告說, 他們給患早老性癡呆的小鼠服用西酞普蘭,
研究人員又給24名18歲至50歲的志愿者服用西酞普蘭。 這些志愿者都是認知能力沒有受損、也未出現抑郁的健康人士。 24小時后抽取的脊髓液樣本表明, 這些參與者腦中產生的貝塔淀粉樣蛋白減少了37%。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約翰·奇里托在一份聲明中說:“抗抑郁藥(西酞普蘭)似乎能顯著減少腦中產生的貝塔淀粉樣蛋白, 這一發現令人激動。 但服用抗抑郁藥也有風險和副作用, 現在還不值得冒這種風險, 除非我們有更加確定的證據表明, 這些藥能減緩或阻止人類早老性癡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