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驚奇:數錢能鎮痛減壓?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 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最近, 一項來自中美兩國心理學者的研究證明, 金錢不僅有它的貨幣價值, 凝視或觸摸金錢還可以減輕人們在生理上的疼痛和社會排斥造成的壓力;反之, 如果回憶花掉的錢, 將增加這兩種痛苦。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美國亞利桑拉大學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周欣悅參與了這項研究。 最近, 《自然》線上報導了此研究。 這一研究成果還將發表在著名心理學刊物《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Science》)上。 我們特約了周欣悅副教授, 讓她以通俗的語言向讀者介紹這項有趣的研究。
我們的整個研究包括了六個實驗, 主要想研究的內容有兩個:一是金錢對社會排斥所致壓力的緩解, 另一個是金錢對生理疼痛的緩解。 我們想知道, 人們在感受到社會排斥或生理疼痛時, 是否會增加對金錢的追求?人們在數錢或觸摸錢時,
此前的研究已發現, 社會排斥和生理疼痛在大腦中的反應都是“疼痛”。 也就是說, 罵你一句或打你一下, 在你大腦中的反應一樣, 都來自大腦的同一個區域。
心理學家開發了一個名叫“Cyberball”的遊戲, 專門用來引發社會排斥。 被試者和另外兩“人”一起玩拋球遊戲。 剛開始, 三人互相拋球。 一段時間後, 另兩人就不拋給被試者, 他們自己卻拋來拋去。 其實, 另兩人是虛擬的。 我們要求一些被試者在遊戲前寫下最近的開支, 另一些被試者則記錄天氣情況。 在被虛擬人拒絕後, 記錄過費用支出的受試者更為痛苦。
我們還讓一些被試者分兩組, 一組數紙, 一組數錢, 然後讓他們都將手指放入溫水, 再放入熱水, 之後報告在熱水中的疼痛感。 熱水的水溫可引發疼痛但不會造成傷害。 與數紙的一組相比, 數錢的一組疼痛級別更低。 這個實驗已經被BBC電視臺的一個科學紀錄片收錄, 他們複製的結果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能幫我們抵禦疼痛的方式有兩種:社會關係和金錢, 但金錢是更次要的抵禦手段, 是人們尋求社會關係失敗後轉而尋求的手段。 我們發現社會關係不好的人更易於追求金錢。
總的說來, 金錢和愛都同屬社會資源的範疇, 這些社會資源能讓人們覺得安全, 能夠保護自我, 也能夠提升人們的社會地位。 金錢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愛的功能, 當缺乏關愛時, 人們會轉而追求金錢來替代, 但這並不意味著有了錢就萬事大吉。 事實上, 就像任何一種替代品都有副作用一樣, 金錢作為愛的替代方案也會帶來很多副作用。
首先, 金錢的效用不如愛的效用持久。 人對金錢的適應性很強,
其次, 金錢還會導致對人際關係的追求降低。 擁有金錢之後人們更不願意下功夫去跟他人建立社會關係, 這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KathleenVohs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 當人們看到錢或者想到錢時, 對社會關係的追求就會降低。 金錢使得人們更不願意幫助他人, 遇到困難時也更不願意向他人求助, 甚至會跟他人保持更遠的距離。 另外一組心理學家在調查了15種文化中人們對各種目標的追求之後發現, 對錢的追求會降低對愛的追求, 反過來, 對愛的追求也會降低對錢的追求。
最後, 金錢還具有一些讓人上癮的特性。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金錢和某些藥物類似, 會讓人沉溺其中, 導致對金錢的追求永無休止。
導致對金錢的追求永無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