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泡澡有哪些好處 改善血循環提高免疫力
中藥泡澡有哪些好處
一、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使用中藥來進行泡澡、熏蒸或者熏洗等都能通過熱和藥的作用下, 加快了皮膚對藥物的吸收, 升高局部的體溫, 提高了淋巴液和血液循環的速度, 同時也能夠降低血管的緊張度, 減少了外周阻力, 降低患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也能夠提高肝臟的出血功能, 讓肝臟得到充足血液的供應, 改善了肝功能, 防止出現肝臟疾病。 除此之外中藥泡澡也能夠改善肢體炎癥的充血以及水腫問題。
二、能改善局部的微循環
使用中藥來泡澡, 能夠擴張全身的毛細血管, 改善了微循環, 尤其是加入適量的紅花川芎當歸以及丹參等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藥物, 更能夠擴張毛細血管, 幫助消散血腫以及水腫。 使用艾葉丹參以及藿香制作成藥液能夠緩解垂體后葉素所引起的微循環障礙, 加快了微動脈以及微靜脈的血液循環。
三、提高免疫功能
中藥泡澡主要通過溫熱刺激, 提高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能力, 加快了新陳代謝的速度。 在中醫的指導下加入腎的重要, 通過讓皮膚黏膜來吸收, 能增強免疫系統和抵抗細菌和病毒的能力。 另外使用藥浴也能夠封閉皮膚的神經末梢, 減輕局部的疼痛感, 具有止痛鎮痛的功效。
四、具有消炎的功效
生活中一些中草藥能達到抗病毒以及抗炎的效果, 比如地丁蒲公英連翹黃連以及銀花等都能夠對局部進行消炎和解毒。 知母和蛇床子能夠抑制或者殺滅皮膚真菌, 使用蛇床子和知母制作成藥液對局部炎癥能達到清熱解毒以及消腫散結的功效, 通過藥效及溫熱作用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增強了局部提供血液以及氧氣的能力, 改善了微循環, 幫助炎癥的消失。
中藥泡澡要注意什么
1、中藥浴必須請中醫師針對病情對證下藥, 并按照醫囑制作藥湯, 切勿盲目自行擇藥。
2、泡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 以保持藥池的衛生。 浴后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干凈,
3、初浴時, 水位宜在心臟以下, 約3~5分鐘身體適應后, 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時間不可太長, 尤其是全身熱水浴。 由于汗出過多, 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 體表血液量增多, 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 如一旦發生暈厥, 應及時扶出浴盆, 平臥在休息室床上, 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 補充體液與能量。 或用冷水洗腳, 使下肢血管收縮, 頭部供血充足。
4、嚴重心衰、嚴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老年人、兒童慎用水溫39℃以上的藥浴, 而應以接近體溫之藥液沐浴, 并有家人或醫護人員陪護,
5、全身泡熱藥浴易發生暈厥, 故浴后要慢慢地從浴盆中起身;泡藥浴時出現輕度胸悶、口干等不適, 可適當飲水或飲料;若有嚴重不適, 應立即停止藥浴。
6、飯前、飯后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藥浴。 飯前藥浴, 由于腸胃空虛, 洗浴時出汗過多, 易造成虛脫。 飯后立即藥浴, 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 血液趨向體表, 不利消化, 可引起胃腸不適, 甚至惡心嘔吐。 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 以免興奮后影響睡眠。
上一篇:體質差有何表現 可這樣來進行調理 下一篇:氣血不足在每個身體部位的表現有哪些 標簽閱讀:中藥泡澡注意事項中藥泡澡好處中藥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