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失眠不能吃什麼?有哪些食物可以幫助睡眠?
失眠定義為, 躺上床後三十分鐘內未入睡, 一個禮拜內發生三次以上。 臺灣睡眠醫學學會於2015年的睡眠大調查中發現, 國人失眠盛行率為20.2%,
然而失眠原因百百種, 過度使用3C產品、情感壓力、課業壓力、工作壓力等等都能造成失眠現象, 雖說解決根本才能夠免除失眠問題, 但借由飲食調整也能夠科學化地幫助入睡。 如何一覺好眠到天亮?首先, 必須先認識與睡眠相關兩大人體激素:
血清素:為腦中神經傳導物質, 與快樂感受與睡眠調節相關。
褪黑激素:人體會在黑暗狀態下製造褪黑激素, 為晝夜節律, 促進人體進入睡眠狀態。
3大助眠營養素及相關食物:
1. 色胺酸:
為一種人體必需胺基酸, 必須由飲食中取得, 可在腦中轉化為血清素(serotonin), 再經酵素催化為褪黑激素(melatonin), 與人體調節睡眠有關。 以下是富含色胺酸的食材:牛奶、大豆製品、全麥製品、堅果類(核桃、芝麻、南瓜子、開心果、花生)、優酪乳、鮭魚、鱈魚。
2. 礦物質鎂、鈣:
缺乏鎂, 容易產生焦慮感, 鈣能使肌肉放鬆, 幫助合成色胺酸, 攝取足夠狀況下有助於睡眠。 以下是富含鎂、鈣的食材:小魚幹、豆腐、深綠色蔬菜、芝麻、牛肉、牛奶、香蕉、奇異果、堅果類。
3. 含糖的食物:
有研究指出在睡前2至3小時攝取一點高糖或精緻澱粉的食物, 有助於入睡, 不過可能會有熱量負擔, 所以有血糖或肥胖困擾的人就不適合。
5大睡前應避免的飲食:
1. 過度飲酒:
許多人誤以為飲用酒精後的微醺狀態能夠助眠。 但研究卻指出, 酒精會影響到睡眠中的快速動眼期, 破壞睡眠結構, 即使入睡也處在一種身體麻痹狀態, 並不能減輕疲勞, 且肝臟需要代謝酒精, 只會越睡越累。
2. 刺激性、油膩食物:
刺激及油膩食物會使胃排空較慢, 且造成消化不良、加重腸胃負擔、產氣等狀況。 肉類蛋白質中的酪胺酸經腸道吸收後, 會促使大腦合成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 使精神亢奮, 因此睡前不建議攝取大量的肉類蛋白質。
3. 睡前喝水:
容易於睡眠中產生尿意, 中斷睡眠。
4. 吃過飽:
會使腸胃無法休息, 影響睡眠品質。 睡前兩小時避免進食, 最好睡前3~4小時結束用餐。
5. 飲用咖啡因:
由於咖啡因的結構,
若是能照這些建議來做, 應該就能改善失眠的狀況, 若還是持續失眠, 建議去看醫師找出原因, 不要讓嚴重的失眠問題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