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中國人十大死亡危險因素公佈!這些招可一一化解

中國人死于哪10種原因?答案來了!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刊登的一項大型研究公佈了全球疾病負擔、傷害及危險因素的研究結果, 揭示了與中國居民的死亡最相關的前十大危險因素!

這十大危險因素是:

高血壓

吸煙

吃鹽過多

蔬菜和水果少

大氣污染

室內空氣污染

肥胖 超重

血糖升高

飲酒

全穀物類食品少

萬幸的是, 我們現在可以提早採取措施來預防!

1

吃鹽過多

過量吃鹽會導致高血壓, 以及一系列高血壓繼發性疾病, 如腦卒中和心臟病。 據估計, 將中國人每天的平均攝鹽量降低1克, 每年將可挽救12.5萬條生命。

資料顯示, 我國居民平均日攝鹽量達12克, 超過世衛組織推薦標準2.4倍!

化解方法:

1. 做菜時先不放鹽或少許放, 炒完後端到餐桌時, 只需酌量撒上些小鹽粒就行了。

2. 多用蒸煮等烹調方法, 用醋來代替味精、醬油等調料。

少吃醃制食物, 減少在外就餐次數, 多回家吃飯。

3. 小心“隱形鹽”。 注意少吃鹹菜、鹹魚、鹹肉、泡菜、薯片、午餐肉、速食食品等。

2

飲酒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一項涉及11.5萬人的研究發現, 無論是一周喝一兩次還是天天喝, 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患但患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胃癌的幾率高51%。

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這個“適量”, 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

食道癌增加39%

喉癌增加43%

慢性胰腺炎增加34%。

化解方法:

1. 能不喝就別喝, 要喝也要儘量少喝。

2. 注意飲酒的安全限量。

成年男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 相當於啤酒不超過一瓶, 或葡萄酒不超過250ml, 或38度的白酒不超過2 兩, 高度白酒就不超過1兩;

成年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 相當於啤酒半瓶多一點, 或葡萄酒150ml, 或38度的白酒別超過1兩。

3. 不要空腹飲酒, 空腹喝酒最傷身, 會增加低血糖、高血壓, 甚至有死亡風險。

3

全穀物類食品少

全穀物食品含有豐富的纖維、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抗氧化劑等對降低膽固醇和防止動脈硬化有良好作用。 市面上的糙米、全麥仁、裸燕麥、玉米粒、小米、高粱、蕎麥等未精加工的整粒“種子”就是100%的“全穀物”食物。

預防建議

1. 每天吃85克全穀物。

新鮮出爐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指出:每天攝入穀薯類食物250-400g。 一個值得推廣的養生方法就是, 每天吃85克(0.085公斤、1.7兩)的全穀物。

多吃全穀物可以預防25%以上的癌症, 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發生率。

2. 每天喝碗燕麥粥。

早餐時, 就煮一碗燕麥粥, 烹飪時間不到十分鐘就搞定, 非常方便。

4

高血壓

高血壓是我國第一大致死危險因素!每年死於高血壓和相關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占總死亡人數的41%, 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平均存活19年, 比血壓正常的人平均壽命縮短20年。 而且高血壓還會導致腦出血、腦梗塞、心功能衰竭和腎臟功能衰竭。

化解方法:

1.每天吃鹽別超過6克。

對重口味者, 將鹽改為低鈉鹽, 將食鹽量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2.定期量血壓。

正常成人血壓標準是:

收縮壓應小於或等於140mmHg

舒張壓小於或等於90mmHg。

建議35歲以上的健康人群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 血壓高及時用藥!

5

吸煙

牛津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 中國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到2010年已經達到了100萬, 現在中國有2/3的男性20歲之前就開始吸煙, 除非他們戒煙, 否則約一半的人會被習慣殺死。

約30%的癌症發生與吸煙有關。 主動吸煙與被動吸煙均會誘發癌症, 80%以上的肺癌與吸煙有關。 而且, 吸煙造成的危害目前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止的。

化解方法:

1.早戒煙比晚戒好

戒煙是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早戒煙比晚戒好, 即使中年戒煙, 也會減少患癌風險,

同時保護身邊的婦女兒童免受二手煙危害。

2.定期做肺部腫瘤篩查。

6

蔬菜和水果少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人吃水果的研究顯示——中國每年56萬人因不吃水果死於心血管病。

研究結果發現, 每天都吃水果的人不但血壓和血糖較低, 而且得心血管病的人也較少。

預防建議:

1. 每天至少半斤蔬菜

根據新發佈的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普通人每天應該吃300-500克蔬菜, 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一半以上;建議200~350克水果, 即半斤水果一斤菜。

2. 每週的水果購買量應在4-5公斤。

並應變換購買種類, 每週果蔬的種類應在10種以上。

3. 儘量吃新鮮水果

在保證衛生的前提下, 盡可能吃新鮮水果, 果汁並不能代替鮮果,

7

肥胖/超重

“人胖百病生”,

肥胖會導致諸如2型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 登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大型調查研究顯示, 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癌風險, 與17種癌症顯著相關, 包括子宮癌、腎癌、膽囊癌等等。

化解方法:

1. 正常人體重BMI標準

體質指數(BMI--Body Mass Index)是評估身高體重比例的參考指數。 它的計算公式為: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2. 每天運動持續有氧30分鐘以上

快走、游泳、跑步、騎車等是不錯的方式。 中到大強度間歇運動減肥效果較佳。

3. 吃飯時每口嚼15~20下

細嚼慢嚥不但能幫助腸胃消化, 還能產生飽腹感, 讓人更容易感覺到飽。

4. 少食多餐, 吃七分飽。

餓的時候很容易吃多, 因此少食多餐更容易做到七分飽。 每天3頓正餐(早、中、晚餐)和2頓加餐, 每隔3小時1餐, 加餐也要選擇健康的零食,比如一個水果、一杯優酪乳和一小把堅果。

8

血糖升高

長期高血糖狀態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而是從尿中大量丟失,機體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結果導致全身消瘦、乏力,機體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及神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足壞死等慢性併發症。

預防建議:

1,定期監測血糖

正常的血糖範圍是: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0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4.6-7.8mmol/L),

隨機血糖(是指一天中任何時候測得的血糖)不超過11.1mmol/L

2,做做減糖訓練

有意識地從每週一次減糖餐或者減糖食物開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種含糖食物,幾個月後,口味就會變淡。

9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黏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人體長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預防建議:

治理大氣環境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妨先從我們自身的防護措施做起。

1. 霧霾天出門戴口罩

大氣污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大環境。霧霾天出門時,記得帶上口罩,防止空氣中有毒物質吸入肺中。

2. 清水洗鼻

在嚴重霧霾天,外出回到家後,除了洗洗臉,還應清洗鼻腔,減少有害物質在鼻腔的滯留時間,這樣做能儘量消除霧霾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3.主動咳痰

主動咳痰也是自我防護的一種。最好每天積極的幫助肺進行排毒,沒事時,主動咳嗽幾聲,有利於清除肺部垃圾,而早起是咳痰的最佳時機。

10

室內空氣污染

有調查顯示,大部分人70%以上的時間需在室內度過。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組資料顯示,室內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430萬人死亡。據報導,歐洲和美國的衛生當局曾指出,室內空氣污染嚴重程度是室外的2~5倍,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慢性堵塞性肺病,大部分死於室內空氣污染。

霧霾天氣室外髒空氣通過門窗進入室內,室內裝飾材料、油漆以及傢俱等不斷散發出有毒氣體在室內聚集,加上二手煙以及廚房油煙污染等,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嚴重。

化解方法:

1. 做完飯後不要立即把抽油煙機關掉,讓它多工作10分鐘,把廚房裡剩餘的油煙全部清除掉。

2. 別熱鍋下菜,不要等到油開始冒煙後才開始炒。

3.注意通風,多開窗通氣,通過開窗開門,使室內空氣自然流動,達到淨化室內空氣的目的。

4.對於新裝修或添置大批新傢俱的屋子,最好晾一個月再搬進去。 加餐也要選擇健康的零食,比如一個水果、一杯優酪乳和一小把堅果。

8

血糖升高

長期高血糖狀態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而是從尿中大量丟失,機體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結果導致全身消瘦、乏力,機體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及神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足壞死等慢性併發症。

預防建議:

1,定期監測血糖

正常的血糖範圍是: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0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4.6-7.8mmol/L),

隨機血糖(是指一天中任何時候測得的血糖)不超過11.1mmol/L

2,做做減糖訓練

有意識地從每週一次減糖餐或者減糖食物開始,增加到每日少吃一種含糖食物,幾個月後,口味就會變淡。

9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黏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人體長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預防建議:

治理大氣環境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妨先從我們自身的防護措施做起。

1. 霧霾天出門戴口罩

大氣污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大環境。霧霾天出門時,記得帶上口罩,防止空氣中有毒物質吸入肺中。

2. 清水洗鼻

在嚴重霧霾天,外出回到家後,除了洗洗臉,還應清洗鼻腔,減少有害物質在鼻腔的滯留時間,這樣做能儘量消除霧霾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3.主動咳痰

主動咳痰也是自我防護的一種。最好每天積極的幫助肺進行排毒,沒事時,主動咳嗽幾聲,有利於清除肺部垃圾,而早起是咳痰的最佳時機。

10

室內空氣污染

有調查顯示,大部分人70%以上的時間需在室內度過。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組資料顯示,室內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430萬人死亡。據報導,歐洲和美國的衛生當局曾指出,室內空氣污染嚴重程度是室外的2~5倍,每年有超過100萬人死於慢性堵塞性肺病,大部分死於室內空氣污染。

霧霾天氣室外髒空氣通過門窗進入室內,室內裝飾材料、油漆以及傢俱等不斷散發出有毒氣體在室內聚集,加上二手煙以及廚房油煙污染等,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比室外嚴重。

化解方法:

1. 做完飯後不要立即把抽油煙機關掉,讓它多工作10分鐘,把廚房裡剩餘的油煙全部清除掉。

2. 別熱鍋下菜,不要等到油開始冒煙後才開始炒。

3.注意通風,多開窗通氣,通過開窗開門,使室內空氣自然流動,達到淨化室內空氣的目的。

4.對於新裝修或添置大批新傢俱的屋子,最好晾一個月再搬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