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淋巴瘤發病率增高的四原因

淋巴瘤是目前我國常見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由於青壯年時期淋巴系統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 所以淋巴瘤多發於青壯年人。

發病率增高及年齡前移

目前, 我國淋巴瘤發病率逐年增高以及發病年齡前移, 與以下四類原因有關。

一是環境污染。 這類因素包括過多接觸有機溶劑染料如染髮劑、居住或工作在殘留著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新裝修房屋內、經常吸入汽車尾氣、生活及工作在電子垃圾周圍、長期接觸農藥等化學物質。

二是經常接觸各種輻射。 這類人患淋巴瘤的風險很高。

三是工作壓力大。

由於淋巴瘤的發病與人體免疫功能有很大關係。 如果人長期工作壓力過大, 導致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 使人很勞累, 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 也會誘發淋巴瘤。

四是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 例如, 胃的淋巴瘤就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又如, EB病毒、人類T細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都與淋巴瘤發病有關。

平時注意自我檢查

淋巴瘤有哪些臨床表現­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及早發現患淋巴瘤­

由於淋巴瘤最主要的表現是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明原因的高燒、人變得消瘦。 據此, 大家可以經常自我檢查, 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 看有沒有腫大的淋巴結。 如果有超過1釐米的腫大淋巴結, 或者淋巴結迅速變大,

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另外, 如果有持續半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高燒, 特別是伴有消瘦時, 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儘快去醫院就診。

有“信號”早到醫院排查

淋巴瘤有一些早期“信號”, 特別需要我們注意和重視。

淋巴結腫大就是淋巴瘤的早期“信號”之一。 腫大的淋巴結多在身體淺表部位, 如耳朵下面、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 尤其是成串出現的更為典型。 那些被診斷為淋巴結結核、慢性淋巴結炎, 經正規抗結核和抗炎治療效果不好或病情經常有反復的患者要警惕淋巴瘤誤診。

此外, 連續或反復發燒兩周者也應注意, 因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典型症狀就是發熱、盜汗、咳嗽、呼吸急促、皮膚瘙癢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這類症狀很容易造成淋巴瘤被誤診誤治。

因此一個月內如果出現兩次以上發燒、出汗、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而且發燒時測體溫多在38℃以上, 首先就應考慮排查淋巴瘤。

排查的重點是:有無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淋巴結腫大, 做胸部CT檢查, B超檢查肝脾有無腫大或腫塊, 還要檢查血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