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測血脂為什麼需要空腹?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許多項檢查時都被要求空腹進行, 尤其是對於血脂的檢測, 醫生會特別強調, 這是因為檢查發現, 進食後檢查的結果會與真實結果發生偏差, 從而影響醫生的判斷, 也不利於個人的健康狀況, 所以人們在測血脂前一定要注意空腹。

一、血脂檢查需要空腹

血脂檢查前是否需要空腹近幾年研究很熱。 目前許多國家的檢驗標準中都規定血脂檢查前需要空腹8~16個小時不等, 但2016年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一篇重磅共識打破了這一常識。 共識由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和歐洲臨床化學和檢驗學聯合會發佈, 列舉了近年來數個較大的空腹時間對血脂影響的研究, 發現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男性和女性, 進食都會有一定影響。

空腹時間除對甘油三酯造成一些影響外, 並不會顯著影響其它血脂水準。 在共識發佈前丹麥已經開始常規使用非空腹血脂來作為監測手段,

當患者非空腹甘油三酯>4.0 mmol/L時可以複查空腹甘油三酯。

因此, 為了增加患者的血脂監測依從性, 共識認為可以常規監測非空腹血脂。

二、抽血為什麼要空腹呢?

空腹, 一般是指檢查前8-14小時不吃東西。 如果早上八點體檢, 最好前一天晚上10點後勿再進食,

再遲再遲, 也別超過深夜12點。

抽血檢查中, 往往要查血糖、血脂、肝功能等項目。 空腹時抽血, 可以避免食物裡的成分干擾到化驗結果, 比較真實地反映身體的生化變化。

如果抽血前進餐, 一些指標會出現波動, 如血糖、血脂必然會升高,

檢測出來的結果無法與空腹測得的參考值進行比較, 也就不能做出準確的臨床判斷。